没有粉丝拥护爱戴,偶像哪来机会站上明天的舞台?同样的逻辑,发烧友让已成为过去式的黑胶唱片和卡带有明天。黄德钦、陈汉杰、庄逸馨展开行动,成果漂亮。 

TEXT 秋雁 

“我想忘了你……”上世纪四十年代,与周璇、白光、李香兰等齐名的吴莺音唱出这句歌词,伴随着她幽幽怨怨嗓音的,是黑胶播放时哔哔剥剥的杂音和噪声。 

张信哲1997年发行的专辑《挚爱》,播放CD第一首歌“用情”,开头就是上述短短一句黑胶唱片的音频。那个属于CD的全盛时期,谁想到早已被忘了的黑胶唱片,会有轮回超生的一天? 

黑胶唱片约十年前开始复兴。虽一直没有回归主流,但也一 直保持温度受到关注。Nielsen Music调查,黑胶唱片销量连续十二年增长;单在美国,去年的销量达143万张,比前年增长9.3%。 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数据显示,相较去年同时期,今年上半年的黑胶唱片销量增长13%。 

去年最畅销的黑胶唱片,是英国籍音乐创作才子Ed Sheeran 的《÷》。Lady Gaga、Adele、Taylor Swift等流行歌手,也以黑胶唱片格式发行专辑,都登上畅销榜。新加坡的陈洁仪、孙燕姿也出过黑胶唱片。 

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取代黑胶唱片、九十年代被CD淘汰的卡带也都卷土重来了,去年在超级英雄影片《Guardians of Galaxy》 和英国摇滚乐团Kasabian的带动下,销售比2016年涨了一倍。天 后级的Kylie Minogue今年4月推出新专辑《Golden》,四千个限量版卡带被抢购一空。 

可以说,流行歌手带动黑胶唱片和卡带回温。但,粉丝的贡献也不容忽视。说的是让黑胶唱片继续发热的粉丝。 

温度 

70后的黄德钦Kim Wong和80后的陈汉杰Darren Tan,是黑胶唱片收藏家。 

约15年前,黄德钦的朋友送了他喜欢的Guns N’ Roses,已经很罕见的第一张专辑《Appetite For Destruction》的黑胶唱片给他。“那是首版黑胶唱片,千金难买 ,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为了聆听这张唱片,他去买了一台转盘唱机,由此开始收集 黑胶唱片。他目前的五六百张收藏中,包括因为稀有所以价值更 高的华人歌手黑胶唱片。 

“有一张相信已经绝版,是我最喜欢的本地歌手陈洁仪,第 一次推出的翻唱专辑《重译》。专辑制作人是著名的Hans-Joerg Mauchsch,音质一流。”黄德钦说。 

陈汉杰则是在十多岁的时候,为了能听到偏好的小众独立音乐,开始买黑胶唱片。他记得,买过1980年出道的Bad Religion乐团的唱片,后来学习DJ技能混音、转盘,越买越多。 

论音质,卡带,CD,MP3、MPEG、AAC等数码压缩音频格式,都比不上黑胶唱片。然而,对两名发烧友而言,黑胶唱片好听,在于它蕴涵的温度与回忆。 

陈汉杰说:

 “它是一张你握得住的实体唱片。而且对乐迷而言,至少可以拿一张唱片去跟喜欢的歌手索取签名。(反观)下载的专辑,要签在哪里? 

你去买黑胶唱片,会跟店主聊几句,也可能会有一些惊喜发现;把唱片放在转盘唱机上,将唱针放下的动作,那个当下,你是投入的。这让我悸动。 

黑胶唱片与转盘唱机其实很长寿(很耐),而且就算没有电源,没有唱机,你也可以DIY唱机和唱针播放。” 

黄德钦有同感,任职美术总监的他还领略出细节的美。他说,从A面听到B面一首一首顺着听,加上12寸大的唱片封面精彩的设计,你会更了解歌手要表达什么。而不是像数码音乐格式, 不想听的歌曲可以按钮跳过。 

台湾创作歌手陈绮贞的黑胶唱片

 

误解 

黑胶唱片从主流市场边缘化,很多人把矛头指向数码音乐的普及。 黄德钦认为,科技带来极大的听歌便利,是黑胶唱片回归主流的阻力。“而且很多人以为黑胶唱片难找,其实现在有很多黑胶唱片的实体店面,网购的选择也很多。也有人误以为,一定要有很昂贵的器材和音响行头。其实,基本的一台转盘唱机,几百块 (新元)就可以买得到。” 

陈汉杰持不同意见,他觉得科技有助黑胶唱片的复苏。“因为可以在线上试听,发掘新音乐以后,才去买唱片。” 

Clearaudio Performance转盘唱机

 

让卡带长生 

昨天以今天的形式存在着——《品》副主编听到了庄逸馨J.J.Chuan给废弃卡带注入新生命后,如是形容。 

留学纽约念设计、关注环保课题的庄逸馨,两年前开始将音乐卡带里存储声音的磁带,编织成可以制成其他物品的面料MusicCloth®。这个点子,源自她与好友的一段回忆。 

最好的朋友在17岁的时候搬到墨尔本生活,没有网络的年代,长途电话费昂贵,为了保持联系、互通心事,庄逸馨与好友把想说的话录在卡带,寄给对方。 

“某天整理房间,看到一箱子的卡带,突发奇想,将磁带拉出来,编织成面料。开始的时候,实验了不同的编织法,试过刺绣方式和针织方式,花了九个月时间完善这门手艺。” 

第一块用Frank Sinatra卡带磁带编织出来的面料,目前收藏于纽约专收各种材料的The Material ConneXion Library。现在,33岁的庄逸馨与妈妈携手把别人不要的卡带废物利用,惟独收录与朋友共同回忆的卡带,她会一直保存着。 

她利用不同深度的褐色磁带设计图案,妈妈手工编织出面料,制成衣服、手提袋、书本封面,还有如地图、肖像等摆设品。磁带末端常见的透明、白色(也有其他颜色)的引带做成书签。 

就连卡带本身及包装塑料盒,也有第二生命。

“这是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启发,他喜欢用限制140个字符的Twitter,又讽刺全球暖化是个骗局。我在引带上,印上140个字符的节庆祝福、激励话语等,放回卡带;必须用手 指卷动卡带的卷轴,才能读到话语。” 

 

她说,每一卷卡带的价值,在于其收录的故事、回忆。

跟许多80后一样,庄逸馨曾买下喜欢歌手的卡带专辑,也曾守在收音机旁,按录音按键录下喜欢的歌曲。现在,她让伴随自己成长、装载无数回忆的卡带,通过新的形式,继续存在。 

//

节选自12月号《品》的第129页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