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艺术工作者,在摸索成长过程中,若有个大师级人物贴身指引,前面的路无疑少了许多磕磕绊绊。Rolex Arts Weekend,那个难忘的师生会,让艺术的花开得更灿烂。
TEXT 真挚
乘电梯下去酒店餐厅用早餐时,跟一名英国人打招呼,听说她跟“Sir David……”同来,没听清楚,以为是Sir David Chipperfield,聊下去才知道摆乌龙了。她说的是Sir David Adjaye。
后来见到David Chipperfield的助手,跟她谈起,才知道同样拥有爵士勋衔的David Adjaye,也是英国的大师级建筑师。后者较年轻,51岁,近年因为设计美国华盛顿的Smithsonian美国非裔历史文化博物馆,名声鹊起。
那个周末,我代表《品 Prestige》在德国柏林参与“劳力士艺术周末”(Rolex Arts Weekend)活动,见到了这两个拥有爵士勋衔的David。
乘坐大会安排的巴士,到德意志剧院(Deutsches Theater)听讲座时,还跟仰慕已久的著名旅行作家Pico Iyer同坐,跟他近距离聊了一会。
那是个世界文化艺术界名人聚集的一个周末,来的人还有芭蕾女王Nina Ananiashvili、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Alfonso Cuarón、作曲家Philip Glass、雕塑家Sir Anish Kapoor、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戏剧导演Robert Wilson等等。
也许大家都在不同时候,找寻心目中的大师踪影。可毫无疑问,聚焦点还是2016-2017年度“劳力士创意推荐资助计划”(Rolex Mentor and Protégé Arts Initiative)的导师与门生——七对分别来自电影、建筑、舞蹈、文学、音乐、戏剧、视觉艺术领域的艺术家。
他们在柏林艺术周末,向公众呈献在“创意推荐资助计划”期间,互相切磋的创作成果。两天的活动,有讲座、展览、演出等。那真是个令我身心愉悦的周末。
建筑:导师David Chipperfield|英国
门生Simon Kretz | 瑞士






劳力士创意推荐资助计划,并不要求门生完成什么项目,而建筑领域的门生,自然更不可能在导师的协助(或两人携手)之下建一座建筑。
不过,David Chipperfield和门生Simon Kretz倒是以伦敦一块待发展的废弃工业地Bishopsgate Goodsyard为案例,调查和研究“城市规划”如何改变一座城市,同时也反映当地人对发展该地段的憧憬。
两人共同完成一本学术书籍,在艺术周末推出,也在台上讨论心得。
来自瑞士的SimonKretz是一名年轻规划师,也在他毕业的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担任教职。他说:
“我们探讨能否把瑞士的规划系统,套用在伦敦。这样做又会怎样跟伦敦的准则相符合?是否在经济上可行?”从中,两人探讨规划最终如何影响公众与社区。
讨论会结束后,每个观众都带回一本师生的研究成果。
戏剧:导师Robert Lepage | 加拿大
门生Matías Umpierrez | 阿根廷,现居西班牙马德里




戏剧类门生Matías Umpierrez在艺术周末首演的《小说博物馆》(The Museum of Fiction)中,让导师Robert Lepage也尬上一角。也就是说,导师在指导门生有关创作种种的同时,导师也被门生指导如何表演。
Matías Umpierrez的戏剧很有新意。戏剧以多媒体装置艺术方式呈现。观众在黑暗中,走入空荡荡没有椅子没有舞台的空间里,在四面布幕的中间,看着拆解成不同画面,或不同视角的录像剧情,逐渐推进。演员对话时,我似乎感觉自己身在剧中,与角色交流。
这样的感觉很奇妙。
电影:导师Alfonso Cuarón | 墨西哥
门生Chaitanya Tamhane | 印度




当师徒面对大众,讲述过去一年的合作时,门生谦虚受教自是理所当然,可难得的是,导师们也都表示获益良多。
电影导演Alfonso Cuarón尤其多次重申,他和新晋导演Chaitanya Tamhane是在同一平台上交流切磋,“互相合作”更甚于师生关系。
计划期间,来自印度的门生Chaitanya Tamhane,到墨西哥短暂参与了其电影《Roma》的拍摄。Cuarón说:
“我是唯一知道剧本的人,演员和其他人都不知道。我把剧本也给了Chaitanya,他成为我的检测人,给我意见,或有时候只是一个神情的反应。”
他还说,很多艺术作品因前人启发而产生,但学生也会启发老师,而这些学生“帮助你与时俱进”。
Chaitanya Tamhane受访时说:“他把我放在同样地位,像同事般待我,非常大方。看到像他这般具影响力的导演的现场发挥,你对电影拍摄的看法不再跟以前一样。”
文学:导师Mia Couto | 莫桑比克
门生Julián Fuks | 巴西




师生两人都以葡萄牙文创作,这在这个劳力士计划的文学组中,还是头一遭。
莫桑比克作家Mia Couto,让门生Julián Fuks “审阅”新书的最初手稿。他说:“当时我正在写一本新书,感到困惑、有所迷失;我让他阅读我的初稿,让他知道我犯下的错误……”
言传身教,包括让门生知道自己经历的困难。如此大器。
视觉艺术:导师Joan Jonas | 美国
门生Phan Thao-Nguyen潘涛阮 | 越南





来自越南的潘涛阮Phan Thao-Nguyen,在艺术周末举行的《Poetic Amnesia》(诗意的失忆)个展,把观众带进越南的过去,带回一些特有的个人观感。
展览以水彩画作品、双画面短片、装置和雕塑组成,表达越南不同阶段历史的面貌。
其中,名为《Tropical Siesta》(热带午睡)的短片,呈现越南乡下小孩的生活,你看到越南山间农村的奇异美景,也从孩童的玩乐中感受到越南人经历过的残酷战争。
潘涛阮说:“Joan Jonas的作品,融入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活动影像,那么优美,我非常欣赏,而她也为我的创作开启了新方向。”
潘涛阮曾经在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修读美术,不久前也曾在新加坡展出此柏林个展中的部分展品(本刊2017年5月号重点报道了这位艺术家)。她说因为受到导师Joan Jonas的影响,所以积极把视频融入创作中。
相信导师也为她的创作,注入了更多诗意吧?
音乐:导师Philip Glass | 美国
门生Pauchi Sasaki | 秘鲁




秘鲁日本裔音乐家Pauchi Sasaki的表演,让我惊讶。当晚,她和乐团表演两首自己创作的曲子。第一首,她身着由音箱拼凑成的服装,从观众席后方缓缓步向舞台,边走边发出诡异(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声音,舞台上的银幕,同时配合放映不同的图案画面。表演充满神秘感,纯粹从音乐角度来看,也许不容易接受,但整体而言很有震慑力。
第二首创作,是首风格迥异、民族性节奏节感强的曲子。她拉奏小提琴,与其他七名团员配合,音乐很有电影配曲味道,让我陶醉非常。把演奏片段上载到Instagram后,我一听再听,余音袅绕耳际。
舞蹈:导师Ohad Naharin | 以色列
Londiwe Khoza | 南非




Londiwe Khoza,舞蹈领域的门生,给大家表演了一段舞蹈。
她来自南非,是个古典芭蕾舞者,因为劳力士这个计划,跟随导师Ohad Naharin与他的Batsheva舞团,在以色列特拉维夫(Tel Aviv)学习了一年。
她从严谨的古典舞步,解放自己,投入即兴、表现性强的另一种动作语言环境,学习导师自创的Gaga舞。最大改变:练习舞步时,前面没有镜子。
受导师启发,她开始以直觉跳舞,而不是演绎心里的舞步。
舞毕,在舞台上跟导师对谈,她也静不下来,似乎直觉性以身体动作辅助谈话。她说她的舞蹈,乃至动作、情绪、心理,都经过了“改造”。
“计划期间,我全身上下逐渐改变……我的动作,我在街上行走的方式等。”
导师说:“她学会舞在当下,理解自己的直觉性动作。即使诠释一支编舞,她舞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一味执行一连串动作。那是她自己的语言,而非引用他人的东西。但这还只是开始……她将继续成长。”
劳力士师徒计划
劳力士创意推荐资助计划(Rolex Mentor and Protégé Arts Initiative),于2002年创办。至今,有30多个国家的50对导师与门生参与。往年受邀担任导师的,包括上述在艺术周出现的数名大师,以及华人艺术界的林怀民(台湾舞蹈大师)、张艺谋(中国导
演)等。
劳力士公益慈善事业主管Rebecca Irvin说,约20 年前,劳力士考虑设立这个计划时,艺术界中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越来越少。“我们觉得,振兴这种年轻学生跟随经验丰富、有成就的前辈学习的方式,是为艺术做出实质贡献的一个途径。”
参与这个计划的导师和门生,先由杰出艺术家组成的顾问团(先前提到的旅行作家Pico Iyer,便是文学类顾问团成员),建议可能担任导师的大师人选。大师同意后,拟出他对门徒的要求。之后,每个艺术类别的提名委员会将推荐适合人选,最后选出三至四名,邀请他们申请(只供受邀者申请)。导师与人选面谈后,最终选出一个门生。
下一届2018-2019年的计划开始,每个门生将获得4万瑞士法郎的资助金。此外,从这一届起,导师与门生的合作时间,从原先(计划首创至2017年)的一年延长至两年。两年计划结束前,各门生还可另外申请3万瑞士法郎用于发表创作。
原有的七个艺术类别,将增加至八个,并分成两批、每两年轮替。即2018-2019年计划,有音乐、舞蹈、文学、建筑(导师即先前提到的David Adjaye)类;2020-2021年计划,有电影、视觉艺术、戏剧、日后公布的新增艺术类。
关注艺术展览,网上喜阅:“WIND WALKERS海滩仿生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