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就是要靠不断的碰撞,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这次,邀你一起走进一场结合二十四节铃鼓文化、经典乐器和甘美兰剧场的跨界展演。

Text NATELIE

甘美兰(Gamelan)在爪哇语中原意是鼓、打、抓,传说天神下降爪哇,为便发号施令,于是铸造锣、鼓等乐器;尔今是印尼爪哇、巴厘岛的传统鼓锣合奏团的总称,早在16世纪在皇室表演中出现,之后发扬光大并成为今天印尼文化的代表之一。演奏甘美兰主要以打击乐器为主,主要有铜锣、铁木琴、鼓及其他管弦乐器。

手集团早在2005年,通过已故知名剧场活动家Kristen Jit 的牵线,开拓了与甘美兰音乐合奏的跨界展演。此举激发了吴圣雄决意要将传统乐器与鼓手、打击乐手的敲击技巧做出新的改变和尝试,希望能为敲击乐再创新格局,将表演手法及张立推向更极致,重塑观众心中既定的刻板印象。

这次,手集团创办人兼艺术总监吴圣雄、印尼巴厘岛国宝级演奏艺术家I Wayan Sudinara,以及马来西亚剧作家、演员兼导演Ghafir Akbar 将经典乐器合奏延伸至甘美兰剧场(Gamelan Theatre)表演形式结合,并在10月4日至6日在马来西亚首演,揭开全新作品《铜话鼓事》序幕。

鼓声结合人声叙述人生故事

三人携手指导的《铜话鼓事》,结合马来西亚特有的二十四节铃鼓文化、经典乐器及甘美兰剧场表演形式,为观众带来更震撼的感官演出。

吴圣雄表示:

“如果鼓是人类乐器中最早的声音、人的声音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乐器,这次演出我们将鼓声和人声融合,以互相配合、衬托的形式呈现表演,以传达情境和精神的鼓声,结合人声述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追溯历史,甘美兰与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编磬”脱离不了关系,两种乐器息息相关。这次甘美兰在《铜话鼓事》表演里面的演出,其中也带有中国古代乐器的传承的元素。

甘美兰乐器”乐动”马来西亚

来自印尼的I Wayan Sudinara 及Ghafir Akbar从经典的乐器合奏延伸至甘美兰剧场的表演形式,以此寻觅鼓槌与金属、音律与敲击、木琴与鼓皮、身与灵,演奏者与乐器之间的悄然对话。

在Sudinara和Ghafir的指导下,中国鼓群的雄浑擂响,与马来和巴厘岛甘美兰的徐缓节奏巧妙相互回应,时而清脆、时而低沉,好比灰甲与皮囊,一刚一揉的反差;甘美兰乐器由金属制造,但音色轻柔优雅,而鼓面虽取自柔软的皮革,鼓声却其实磅礴,要融合两者音色达致共鸣,精确的节拍与鼓点设计至关重要。

《铜话鼓事》这次汇集马来西亚、印尼两国大约50人的表演者,幕后主创团队除了吴圣雄、Ghafir Akhbar、I Wayan Sudirana及手集团音乐总监兼全职表演者吴秀妤,享誉全球华人圈的二胡演奏家林伟雄、鼓乐导师Mat Din Hussin、客席编导Zamzuriah Zahari、大马爱韵合唱团 La Voce  Choir及印尼巴厘岛甘美兰乐团(Gamelan Yuganada)将在表演行列里,人声鼓声齐喧天。

《铜话鼓事》演出详情:

演出时段:

2019年10月4日(星期五)晚上8时30分

10月5日(星期六)下午3时及晚上8时30分

10月6日(星期日)下午3时

 

地点: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KLPAC Pentas 1

票价:RM 238 | RM 188 | RM 138 | RM 88

网络购票方式:KLPAC | PROTICKET

手集团会员随附折扣,艺人馆学院卡、学生、乐龄人士及残障人士可享有10%特别折扣优惠。欲知更多详情,敬请浏览handsticketing@gmail.com 及拨电012-779 8009 洽询。

 

 

 

Natelie Tear

Digital Editor

乐观的人,爱美爱吃爱喝,热爱各种新鲜事,对旧物也感兴趣。基本在阳光底下的所有事物,都能让她保持好奇心。她相信永远保持好奇心是保持进步的动力之一。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