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的夜晚,被称之为元宵节,也是新一年第一个月的月圆之月,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提灯笼、猜灯谜、吃元宵,都是元宵的习俗,你也来凑凑热闹吧。
TEXT SALLY LAU
“宵”是古人称之为夜的一种说法,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是中国汉族和部分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送花灯
古时候在元宵节之前,新婚夫妇会收到娘家送来的花灯,”灯”与“丁”同音,所以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女儿一家能够添丁。
耍龙灯
龙在中国传统中象征着吉祥富贵,所以在元宵节里舞龙灯更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好意头。
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一种传统戏曲。现在越来越罕见,或许只在大型的新春活动中才会有如此的活动。
吃元宵
元宵又叫汤圆,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与家中的长辈们一起吃汤圆,家庭幸福美满。
猜灯谜
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人们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这是最初猜灯的模式。后来谜底的文字可作音、形、义和位置的变化,遂产生了谜格。至此,灯谜就成为有体有格的独特的文学形式。
以下谜语,看你猜得对吗?
1. 今岁除夕(猜一字)(谜底:山)
2. 最荒凉的地方(谜底:寸草不生)
3. 最反常的天气(谜底:冬暖夏凉)
4. 永久和平(猜一中国地名)(谜底:长安)
5. 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猜一日常用品名)(谜底:蜡烛)
元宵发展至今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这是因为在传统得社会里,男女不可私下交往,唯有在元宵这一天可以出游,所以也趁此机会物色意中人。有些民族在元宵节有男女青年可以互表爱意的做法,在中国一些少数民族中如南方的白族、壮族和苗族等,有男女青年互相“抛绣球”的习俗。凡是接不住绣球的男女,都要赠纪念品给对方;而太多次失球又无法赎回纪念品的人,就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在马来西亚,则有“抛柑”的做法,其中的含义是希望自己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