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肺炎全球蔓延,一发不可收拾。《品》集结本地艺人、歌手、艺术家发挥创意想像,提醒大家保持安全距离的重要性。
Text CHUAN
Jojo Goh 吴俐璇 | 艺人
Ikuwashi 衣谷化十 | 插画艺术家
长期以来,地球因我们人类而造成空气、水源受到污染…… 如今,更布满肉眼看不见的新冠肺炎病毒,千疮百孔。但我相 信最好的社交距离,就是留守在家中,与人保持距离。 这不仅仅只是避免我们在外受到病毒的感染,也是给地球一个 喘息的空间,阻止我们伤害地球。
李慕义 | 装置艺术家 作品:《界线》
“距离”这个字眼似乎越来越难定义,远和近已经不是用任何科学单位能够简单描述的。而且,日新月异,还来不及定义,就必须重新定义了。
《界线》是我在社交隔离这段日子的感想。病毒的爆发促使我 们执行社交隔离,但也逐渐在人与人、国与国、 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之间划出了界线,换来的不只是疾病,还有更多的歧视与指责。病毒也许可怕,但我们知道如何保持固定距离去防范。
作品利用容易撕裂的木塞片为材料,在不经意的撕开过程中,特意安排构图,透过层次分明的构造,令画面看起来像是由一条条粗细变化的线条组成,犹如人与人之间 保持距离的现象。
Tangerine Wong 王蓝菌 | 创作歌手
Irvine Quek 郭修乐 | 世界咖啡拉花冠军
尽管因为当前的危机,我们所有人都被现实分开了;然而,在没有任何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下,我们的关系更紧密结合,我们的心越来越靠近。走在同一条道路上,也越来越珍惜彼此。
郑英杰 | 水墨艺术家
将“社交距离”四个字,以四个不同书法字体:篆书(社)、 隶书(交)、楷书(距)、行书(离)呈现,亦代表着不同个体(人)。因为疫情,我们被逼坚守安全社交距离,但这一切不影响我们彼此连接一起的心。
Cloakwork | 涂鸦艺术家
创作力无法被隔离。虽然目前我们因新冠病毒被限制行动,与人保持社交距离,但我的创作是不会因此而停止。 好比画中的主人翁,就算在家隔离,仍可透过想像进行创作,蓄势待发。等待疫情好转的那一天,也是我重拾街头艺术创作的那一天。
**宅家不无聊,点击此处阅读/下载最新上线的 5月号《品》电子刊!
//
继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