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发觉马来西亚近来的天气很热吗?

其实,当食物被白白浪费丢弃在垃圾场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便是加剧地球暖化的元凶。来听听拯救食物组织What A Waste创办人Angela Tan陈美仪和品将分享减少浪费食物的重要性。

Text 戴秀慧

受访者提供图片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旧时代宣扬不浪费食物,是体恤农民辛劳,鼓励大家培养节俭美德。如今,不再是仅仅呼吁大家节省、勿浪费食物,而是来到了需要拯救食物的时代。

根据联合国数据,每年全世界扔掉约9.31亿吨食物,而在马来西亚每天多达17,000吨的食物垃圾被处理,其中4080吨其实仍可食用,并且时足以喂饱300万人一天的三餐。

陈美仪及与丈夫曾彦哲两人下定决心全职经营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在2018年12月正式注册What A Waste(WAW),旨在减少马来西亚食物的浪费,将所拯救的食物发给有需要的社区。

夫妻两人都是建筑学毕业,陈美仪在大学时投入社区义工服务接触到B40群体,除了分享教育和知识,当时也捐赠了衣服及提供其他福利等。丈夫曾彦哲则是曾经设计低成本住房,也去过垃圾填埋场,亲眼见到成堆的垃圾。

陈美仪坦诚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要靠自己去累积经验,

“我们自己去’撞板’,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我感谢能有此机会去做错,然后再去学习,大家还会找我们去拯救食物。”

拯救食物为下一代

一开始,家人其实是反对他们的拯救食物行动,身边亲戚朋友甚至好奇两夫妻读这么多书为何要做这些,可是他们深入了解WAW后,任何不解都会化为支持。

“当他们看到我们做的事是有意义,帮助社会带来改变,现在成为了我们的Number One Fans。亲戚们也成为志工参与派发食物,了解WAW并以实际行动支持我们。”

为什么要拯救食物?陈美仪坦言,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下一代,要留下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给他们。要知道,食品不应被随意浪费丢弃,越快改变对食物浪费的态度和习惯,地球和人类自身才能获得越大的福祉。

事实上,如果食物浪费是一个国家,它将是世界上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产生国。

当食物被人们浪费、丢弃后成为厨余垃圾,食物腐烂及之后处理过程其实造成了大量碳排放。而在垃圾掩埋场腐烂的食物将产生大量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还要高效的温室气体,更多的甲烷会导致更严重的暖化。

如此来看,你还能不为了下一大地、为了地球,开始拯救食物行动吗?

对陈美仪来说,拯救食物的路途很长,即使哪一天她不在了,这条路也应该要继续。

国外提倡且欢迎拯救食物的活动,陈美仪希望马来西亚也能做出同样的效果,比如有些商家会即将过期的食物放在一处,大众能够免费索取,让整个市场都保持开放性思维。

“减少食物浪费是可以有实际行动的,在外点餐不要过多,不要摄取过量,因为你吃少了可以再叫,你任何时候都能选其他的东西来吃,你不会损失的,但是地球却会因为你的浪费而有所损失。”

她还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府为了切实遏制餐饮业出现的浪费,2021年4月29日开始施行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对参与“光盘行动”的消费者给予奖励,也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

“ 我国有些店家自己征收相关费用,但政府并没有强制实行,不要等到人家逼我们,’拿枪指住你’才开始,我们自己可以开始不浪费食物的美德。”

陈美也仪分享道,她去过很多人的家,冰箱里都是满满的食物,但其实很多都是一半以上的食物已经过期。她也借此机会呼吁大家,冰箱的容量再大,也不一定非要填得满满的,一切以适量、有为前提。

那处理剩食容易吗?陈美仪表示,其实背后安排的过程是很挑战的,像是周末通常有很多活动,对方若预先通知还能进行安排,但若是拖到最后一分钟,WAW就真的很难去应付。

“你要计划整个行动是怎么跑,也要通知社区民众在什么时候准备好接收食物,需要跟社区去配合。好比说收了很多沙拉盒,需要计划够不够地方储存,然后派送的路程也需要考量。所以做每样东西都有它的代价,人家知道后才会比较珍惜你所给予的东西。”

望被认可加大推广力度

WAW设在梳邦一带,陈美仪坚信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开始行动更能得心应手。WAW融入梳邦社区、认识当地民众,也和市议员黄美诗密切合作,在雪州政府举办的州议会中把剩余的食物全部收回,再派给需要的人。

“透过立法的州议员先做出榜样,带动减少食物浪费的风气,让全部人有这个意识,希望雪兰莪可以变成一个不丢弃食物的州属”。

她也说,在推行减少浪费食物的路上,一直争取想要成为受政府认可的组织,盼能够与相关组织或政府官员合作,制作一本专业的拯救食物指南加大推广力度。

“让做食物生意的商家知道有一个这样的平台,觉得安全并放心将多余的食物交给WAW处理。以后人们不会有借口说,很方便、顺手的就浪费食物了。”

陈美仪透露,WAW大概有5到6名核心团队成员,只要一打电话随传随到,但他们其实都还有自己的全职工作。经过几年经营,也累积了超过百名志工,视活动情况而定再安排人手。

询问有关WAW的资金来源,陈美仪指出婚宴及活动上的拯救食物行动是有收费的,或是通过与企业合作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有些企业有一笔资金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看到WAW后,发现我们做东西蛮有创意,能提供一些新鲜的灵感,就有公司会找我们一起合作回馈社会,也可以让公众多了解如何去处理剩余食物。”

另外,他们也帮助农夫售卖蔬果农产品。“我们会把大部分的销售归还农夫,只是收取一些佣金,借由这些小方法让WAW壳持续经营,毕竟我们不是非政府组织,也没有向大众筹募捐款”。

WAW还推出了简易的手机应用程序App:What A Waste,主要通过集结捐赠食物商家列表,为有需要的社区民众提供连接平台,到店内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免费食品。

陈美仪表示,经营数码平台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能让团队节省时间,专注在其他更多的拯救食物活动;第二点就是透明化管理,让商家知道自己的食物派给了谁,领取食物的民众也了解食物来源,为商家与社区民众提供最直接的沟通管道。

“我们一步一步来,在很小范围内去做所能做的东西。当然若有资金,我们能做一个全新的数码平台,相信可以很快吸引大家的眼球。但目前还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以及在社交媒体如Facebook及Instagram上去分享WAW这个组织。”

戴秀慧

Senior Writer
狮子座与处女座的结合体,喜爱自由不被束缚。在报馆工作有3年的经验,如今进入杂志圈,还是秉持着通过文字,把人、事、物传达给大家,感恩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