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也是剪纸艺术家,杨奕佳体会了耐性比手巧重要。
TEXT ANNITA HO
西班牙的LOEWE基金会,创办LOEWE工艺奖(LOEWE Craft Prize),鼓励现代工艺的创造力。今年晋级决赛的30人当中,有一名来自新加坡。她,就是以名为《Arbitrary Metrics II》剪纸艺术品入围的杨奕佳Ashley Yeo。
杨奕佳虽没得奖,但她与其他决赛入围者的作品,于5月4日至6月17日在伦敦设计博物馆展出。今年7月,以及9月至11月,她也将到冰岛和韩国济州岛艺术馆进行驻留艺术家项目。成功指日可待。
时间酝酿
今年7月才满28岁的杨奕佳,既是画家,也是剪纸艺术家。
对杨奕佳来说,剪纸工艺,让自己在着重于量产的资本社会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也是摸索如何把所学的不同艺术媒介做个整合,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的必经过程。
“我所做的一切,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无论是画作或剪纸,要好几个月才能完成。”杨奕佳说。
以剪纸为例,单是构思与创造模板,杨奕佳需要约二至四个星期时间来筹备。
“我须先设计成品的形状、空间和图案,甚至是计算最完美的角度,完全看不出折叠与衔接痕迹。用设计软件完成整个构图模板后,还要打印出来先做测试,看看折叠与衔接处的可行性。
真正的考验,我认为做剪纸应具备的最大特质,是耐性。手不一定要巧,因为这是可以练出来的。但剪纸需要长时间的重复动作,少点耐心都不行。”
她自己的最高记录,连续工作十小时。期间除了每十几分钟要换一次刀片,以免因刀片变钝影响成品,也一直在重复下刀雕、刻和剔的动作。
“还有,要能够坚持,因为要开始一件作品很容易,要坚持到最后却很难。尤其是刚开始剪纸时,很容易失败,而且一出错就得从头再来,无法挽救。”
Photography LAVENDER CHANG
完整访问,请翻阅2018年6月《品 Prestige》第137页。
《特技秀秀》手艺赏特辑,还专访了:手工达人的慧眼、玻璃展柜的功臣、夜夜烧窑的男人、不只采青的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