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美事 

面对死亡来给别人临终关怀——冯以量实践[战胜怕死心理]。 

Text 丁俊勇 

主图造型 FENDI眼镜 DUNHILL灯芯绒大衣 衬衫

生离死别,俨然是冯以量Fong Yee Leong 的人生功课。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忽然失踪,冯以量面临人生首次生离;13岁那年,父亲又忽然回来,数月后因鼻咽癌离世;17岁时,妈妈乳癌病逝。 

与同龄人相比,命运逼迫他提早面对生离死别。或许这不是当时的他所能承受的梦魇,因此他屈服于死亡,曾有三次决定结束生命,未遂。 

“那时我觉得自己很可怜,所以跑去自杀。”他笑着慢慢地说,仿佛往事已远,徒留一个虚影,不会再在他生命中掀起波澜。现在,他已懂得如何与生离死别共处。 

会不会遗憾 

冯以量原本在新加坡担任化学工程师,这份工作是为了实现妈妈的愿望,毕竟薪水较优渥。既然三次自杀未遂,他决定好好地活,不让生活留有遗憾。 

他后来加入前景未明的辅导业,尔后返回马来西亚从事临终关怀辅导等等,虽然薪水明显少了一大截,却是一份他真正想做的工作。 

不过,他这项举措遭到家人反对,就连远在槟城的阿姨都亲身来到吉隆坡,与他详谈人生未来财务规划,说明转行可能碰见的经济危机。 

对于家人的关心,他十分感激,可加入辅导,帮助他人,做一份跟临终有关的工作,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 

“每次决定要做一件事,我都会先问自己,如果不做,我会不会有遗憾?如果会有遗憾,那我就去做。” 

担任临终关怀辅导人员,至今已有13年,照顾过近千名病人,陪伴他们及家属走向永别。这些真实个案深刻地存在他脑海,并征得丧亲者的同意,将故事写成 一本本书,让更多人了解“临终关怀”的意义,好好地与挚爱说一句再见。 

他想借各界力量,来完成一个愿望。

“我希望马来西亚每个州属,都能拥有至少一家临终关怀中心。我这里只能提供义工与辅导培训,至于场地、资金等等,需要政商界、非政府组织、民间社团等各界齐心协力给予帮助。” 

FENDI眼镜 DUNHILL灯芯绒衬衫 宽版长裤

临终的心愿 

见过太多死别的冯以量,最近几年对于父母提早缺席,已经渐渐释怀。 

这几年,他身边同龄人纷纷成为成年 孤儿(父母离世)。由于他早已经历过, 加上他从事相关工作,所以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心得,来开导面临丧亲之痛的亲友。 

冯以量说,趁早写好遗嘱,才能让家属提早了解自己的救治意愿。

他的遗书,写好已有多年,摆放在家中某个抽屉里。只要他病重或发生意外, 姐姐随时都能按照他的遗嘱执行。每次姐弟俩碰面,话题都离不开身后事的安排。 

“我只要求一个东西,当我真的要死了,请不要急救我。” 

牵手是爱,放手也是爱。 

对于他照顾的病患者与他们的家属, 是否放弃急救,他并无异议。只是当他临终时,他希望能带有尊严地离去,而非依靠医学仪器插管般来苟延残喘。 

“如果我今天就快死去,我只想对着我爱的人们,静静地微笑10秒钟。” 

/

Photography IAN WONG

Art Direction & Styling SHI YEE

协调 TRACY LOW

发型 JUNO KO

化妆 CAT YONG

/

选自《品》9月份四周年号杂志第50页,完整访问请翻阅最新杂志。

 

继续看《品》4周年号人物专访特辑:

国会副议长 | Y.B. NGA KOR MING 倪可敏

艺人 | GIN LEE 李幸倪

社区营造策划人 | LOW TUCK CHUAN 刘德全

电影制作人 | DATIN DIAN LEE李静霖 &INEZA ROUSSILLE 依妮扎

餐馆创办人兼主厨 | DARREN TEOH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