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开始在马背上摸索,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奔驰赛场。当一名马球选手,那是家族的使命,也是马彦顺的愿望。

TEXT TRACY LOW

2017年在瑞士举行的圣莫里茨雪地马球世界杯(The Snow Polo World Cup St. Moritz)中,最受瞩目的参赛队伍,莫过于亚洲第一支(同时也是全马来西亚第一支)参加该比赛的家族马球队:BP马球队。

BP马球队,曾经与马来西亚皇室成员和英国皇室成员切磋球技;今天受访的主角马彦顺Garvy Beh,是该家族里最小的成员。

马球运动,堪称是锻炼领导智能的最佳运动,因为它结合了速度、策略、技术、思考、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这也是一种社交运动,让很多皇室贵族和社会名流都醉心,包括英国皇储查尔斯、威廉和哈里王子等等。

由于训练和养护马匹的费用昂贵,马球渐渐被归类为冷门运动,导致我在网上几乎找不到有关马球比赛的详细资料。所以和Garvy见面,我迫不及待问了一连串问题,要他揭开这项运动的神秘面纱。

马球手的第一步

马球运动中用来评价选手的差点制度,与高尔夫球的制度正好相反,从-2至10,级数越高,选手的水平越高。4级以上即可成为职业选手。在世界排名上的10级马球好手(10-goal handicap),屈指可数。Garvy和他的两位哥哥(Dato’ Chevy Beh与Joevy Beh), 是在东南亚少数的4级(4-goal handicap)马球好手。

要在场上竞赛,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达成的事情。“骑马,只是第一步。那是最基础的程序,学会骑马、控马,才能晋阶提起球杆上场击球。马球还有很多规则须要学习。”

回忆第一次接触马时,他只有两岁。那时,父亲将他放在小马背上。五岁开始,他使用儿童马球杆击打软球进洞,练习挥杆与击球技巧,就像打门球(croquet)一样。

到了七岁,他终于掌握骑马技巧。父亲一句“就是现在”, 他跃上真正的马背,拿起比练习的儿童球杆还要长四倍(约52英寸)的马球杆,在赛场上挥舞,像个马球手的成年礼一样。

如今,当Garvy拉起袖子露出双臂,右手的手臂肌肉明显比左手肌肉发达,因为马球手都是右手挥杆,左手控马。那是他努力练习的印证。

这是GARVY于2016年12月10日在皮拉尔(PILAR),阿根廷参加COPA AMERICA 24 GOALS HANDICAP TOURNAMENT比赛时,在马球场上的英姿。

马球教会他的事

回忆第一次参加正式马球比赛,是在七岁的时候。人生中第一场马球赛的细节,Garvy记不清楚,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爸爸Dato’ Beh Chun Chuan用马球教会他的事。

“当爸爸出现在赛场,他一定会向我施压,用吼的或一直说教,就是要确保我能赢得比赛。”

爸爸的管教方式一直都是如此,因为他是马球狂热者。他对马球越是狂热,对于比赛成绩的期待就越高。Garvy解释:“他觉得我们为马球所付出的时间、金钱和努力,都应该得到相对的回报,赢得比赛。”

小小年纪就得承受爸爸“狂人式”的教育方式,听起来非常沉重,他是别无选择,还是心甘情愿?

“我享受马球,拥有必胜的想法,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马球手;但在现实中,总有输掉比赛的一天。输掉比赛,其实会让你学到更多,比如你下次应该加强哪一方面的技能,或改变应对方式来赢得比赛。输了比赛,你会更努力让自己在下一场比赛中获胜。

聆听,是关键点。如果一味觉得自己是对的,选择不去聆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失败的几率会很高。”

骑马是家族活动的一种,也是家族文化。所以,他从小就有了非做不可的决心。如果不去做,就会有种被忽略的感觉,他不想成为异类,之后便全情投入马球。

“在马球场上,你必须专注自己的角色。如果你是一个防守球员,不可能同时兼顾进攻和防守;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是进攻球员,不能进攻的同时想要防守。”

马球场上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全家人的关系更融洽。

有趣的是,BP马球队常参加国外的比赛,无论是到英国、瑞士圣莫里茨(St.Moritz)或美国,他们总是发挥马来西亚人的语言优势,在马球场上用粤语、中文,甚至马来文来沟通。他笑道:“这是我们的优势。有时候当我们无故被判犯规时,英语之外的语言就能派上用场,用来发泄。”

聊起马球巡回比赛经历,他有说不完的话题,而爸爸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除了在本地参赛,他自七岁开始就常出国参加马球比赛,到泰国、阿根廷、英国等国家。

在非学校假期期间,爸爸允许他放假去参赛。“因为马球比较重要。”所以,出国一起参加马球赛,也是他们的家庭活动之一。

胜利有一定因素

十岁时,Garvy第一次到阿根廷参加国际比赛。在那场11岁以下的世界马球赛,他成功夺得最佳马球员奖。2005年,他成为一级球员(1-goalhandicap),是马来西亚取得该成绩最年轻的马球手,那一年他11岁。

之后,他终于有机会随爸爸、哥哥Joevy,以及球队经理一起组队参赛,在2006年的第二届马来西亚马球公开赛赢得冠军。他还是当天最年轻的球员。那是一场经过激战才赢得的比赛,过程还历历在目,也是至今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

“当时我们面对一个拥有强大支持者的劲敌,又下着倾盆大雨,意外不断,但我们硬着头皮继续完成比赛,因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在场外观赛。”

离开马来西亚出国求学期间,在英国念中学、美国念大学时,他一直都担任马球队队长。

13岁那年,他到英国求学,加入学校马球队,成为队长,代表学校参加校际比赛和全国性马球大赛。2009年和2010年,他连续两年带领球队成为16岁以下英国马球冠军队伍。后来,他到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继续深造时再下一城,两次带领球队夺得学校WilliamFieldCup马球赛的冠军。

他坦言,要胜任马球队队长一职不容易,尤其在那个年轻叛逆时期。“同年龄的队员,往往是说的比听的多。马球手必须兼顾很多,除了锻炼技能,还要充满热忱、激情,善于和队友沟通,更不能强出头(突出自己),要不然永远不会取得胜利。”

时尚 | VERSACE

动物伙伴的心情

马球的另一重点是,马球手必须骑乘在马背上前进,马匹成了球员在赛场上最亲密的伙伴。每场比赛通常由四至八小节组成,每节约七分钟。马球赛规定每匹参赛的马最多只能在同一场比赛中参加两小节赛事,参赛球员多会选择每个小节结束后更换马匹。

每一匹马的性格、脾气不一样,有些动作较快,有些比较慢,有些比较服从指令,这都是马球赛中难于掌握的因素,也添加这项运动的复杂性。

“马球是一项你不能控制的运动,因为马球手必须骑在马匹上比赛。当马匹的情绪不稳定(不受控是因素之一)、赛场太潮湿,或与对手发生肢体冲突,导致意外发生的几率提高。”

和大部分的球类运动不一样,马球球员必须和动物伙伴建立能够共同竞赛的关系和默契。

Garvy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提到:“有时候马儿心情大好,或莫名其妙暴躁、沮丧,就像人一样。马还会有经期啊,你知道吗?”他这么一问,我忍不住大笑,努力地想像和动物相处、参赛的情况。

意外,只是这项运动的小插曲。

“马球被归类为世界上五大最危险运动之一。很多参赛者在马球赛中昏迷、撞破头,甚至丧命。”

曾经有一年,Garvy在平安夜练习时失去平衡而坠马,断了两根肋骨;手臂也脱臼过,甚至被马在身上踩过不少次。即便如此,恐惧感不曾出现在他心中。

他希望退休前能争取六级(6-goalhandicap)的好成绩,然后到更多有马球的国家去参赛。他说,马球是到世界各地的通行证。

“只要你是高等级的马球手,无论你去到哪里的马球会,你都可以加入他们打马球。你可以从那里扩展你在当地的社交圈子,认识朋友。”

基于这项运动的高消费,换句话说,这能让你直接接触社会顶级阶层的人(无论是贵族、皇室或成功的生意人),从打马球建立良好人脉。

消费高也是动力

无可否认,马来西亚人对马球的关注程度,终究比不上其他球类运动。在学校,被推崇的课外活动是足球、篮球、游泳、钢琴等,马球是一项稀有运动。

“保守的社会风气,加上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到很多孩子不愿意接触这项冷门运动。他们不想成为朋友群中的异类,也难以适应这种被孤立的感觉。”Garvy说,爸爸从朋友孩子身上发现了这个问题。

父子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对话。Garvy告诉爸爸:“如果我们一开始没有投入马球赛,或许我们现在会更富有。”

爸爸用他的智慧这么回答:“既然我们每年花了那么多钱在这么昂贵的运动上,那就让它成为我们的动力,促使我们更努力赚钱,才能负荷这项运动的消费。”

Garvy以业余马球手的身份建议,无论身处哪里,只要有机会遇上马球巡回赛,都应该身历其境去感受马球的魅力。从中发现,马球比赛是一场优雅和有条理的活动,尝试去认识更多热爱这项运动的朋友。

 

Photography MICKY WONG
Styling  SHI YEE

 

原文刊登于马来西亚版《品 Prestige》2017年7月号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