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我的氧分
在创意中一呼一吸
找到“想要活成那个样子”的我
七位艺术家透过不同创作管道
为别人为自己供氧
Text EVONNE LEONG
Photography IAN WONG
不能没有古典乐 郑凤珠 HONG TEE
“我看不起流行乐,因为它是商品,没有生命。”古典吉他演奏家郑凤珠Hong Tee,直接表达她的看法。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流行乐,都入不了她的眼。有些流行乐(比如李宗盛写的歌),里头有歌手本人要表达的讯息,她欣赏。她听了很多台湾音乐,其中也包括罗大佑、张洪量等人的歌曲。
“我从小就喜欢吉他声,因此很爱看别人弹唱,每次听卡带都会特别留意吉他声。”
13岁那年,姐姐送了郑凤珠一把价值50令吉的棉花牌吉他。当时没有 YouTube,也没有什么相关资源,只能买歌书自学,从简单的和弦开始摸索。中学时期参加佛学班,看到有人弹吉他,郑凤珠也在旁偷师。直到高中四年级,才正式上课学古典吉他。
到了1990年代,郑凤珠喜欢上西洋创作,爱上Scorpion、Beatles、 Eagles、Pink Floyd等的乐队。这些养分,加上吉他及和弦的技巧/知识,让郑凤珠在大学加入马大摇篮手(创作坊)的 时候,写了一首又一首的民谣。

声音艺术
郑凤珠表示,音乐就是声音的艺术。
“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去表达情感,比如悲伤、和平、愤怒、激昂等等。”
人类会通过声音去表达情感。所有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都能做成音乐,比如乐器、人声,甚至是厨房用具。回忆起在英国加的夫(Cardiff),她曾经看过一个黑人拿着一串钥匙敲打垃圾桶,打出振奋人心的节奏,那也是一种音乐。
“市场上,流行乐占了很大比重。流行乐通常指的是流行歌曲,之所以能够抓住大众,因为有歌词,可以让每个人都明白。古典乐,特别是器乐,没有歌词,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听得懂。那些没有经过音乐训练的人,是听不明白的。因此古典乐是有门槛的。”
郑凤珠认为,流行乐让人们的耳朵变懒惰了。听古典乐,譬如交响乐的话,听的不只是旋律,还有和弦、和声、节奏、音色、织体、结构等,内容丰富,也细腻得多。
“一个作曲家要如何表达情感呢?那就是用和声和旋律创造张力,某个部分创造了张力, 某个部分又松弛下来,就像写小说一样有高低起伏。用对位法作曲手法创作的复调音乐则有多个声部,每个声部都是一条独立旋律,高音和低音互相呼应、交错,非常丰富。”
也就是说,评定一首音乐,不能只衡量旋律好不好。古典乐和流行乐,无论在审美、风格、情感、表达方式等,都不一样。当初在郑凤珠的认知里,流行乐是很传统的。因为流行乐有调性(key),而古典乐 (也被称为艺术音乐)在二十世纪,已往无调性的方向发展,因作曲家们已打破了传统的框框。
“打个比喻,一首流行曲如果以C key开始,和弦的结构和和声行进是有一个模式的。古典乐走向了无调性之后,无法预知曲调如何发展,所以往往会带来惊喜。”

最是快乐
郑凤珠在大学念的本科是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同时也是Royal Welsh College of Music and Drama英国威尔斯皇家音乐戏剧学院的音乐硕士,并且是我国首位考获 Trinity College London伦敦三一学院最高音乐专业演奏文凭的女吉他家。
疫情发生前,郑凤珠曾在英国、新加坡、台湾等地举行独奏会,如今亦在本地私立大学和学院兼职吉他讲师。
“在加的夫上课两年,我才真正体验到什么是专业演奏,那里真正地在训练一位专业的音乐家。”
郑凤珠的古典音乐启蒙老师,是28岁那年遇见的来自波兰的吉他老师,在加的夫念音乐硕士的老师——威尔士皇家学院的教授John Mills,让她懂得什么是音乐和古典吉他艺术的美学。
“演奏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乐曲的背景和结构。在专业学府求学,要把我的‘空洞’补回来。那时候的生活虽然清苦,可我快乐,从来没有如此快乐过。
音乐就像一片海洋,当我去探索后,才发现原来海底世界那么漂亮。我愿为古典乐做任何事,也愿为它放弃所有。”
自创舞台 “念硕士之前,我没有成为演奏家的愿望。音乐是我的梦想,可是我的梦想很小,只要每天和音乐在一起,我就很快乐。然而音乐学院的训练,却把我给推向演奏家这条路。
毕业后,我就回来马来西亚当一名古典吉他演奏家。在马来西亚,我是第一位成功落脚的海归派。以前也有数位留学生回来当演奏家,可是他们都做不下去了。”
郑凤珠认为,我国很少人懂得欣赏古典乐。而且,乐器在特定场地才能充分发挥其素质和声音。目前为止,马来西亚似乎只有国油演奏厅,符合专业场地条件。那,演奏家到底要如何在马来西亚存活呢?
“老实说是survive(生存)不到的。不过,演奏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不练琴,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在枯萎。
当年,我不知道可以去哪里表演,也没有人脉,所以我就去创造舞台。不一定要很华丽的舞台,咖啡馆、艺术廊、学院或音乐中心的小型演奏厅都可以,最重要就是让更多人认识古典乐。”
Art Direction & Styling SHI YEE
Makeup YUAN
Hair CHIAKI SABATA
*取自9月份七周年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