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我的氧分
在创意中一呼一吸
找到“想要活成那个样子”的我
七位艺术家透过不同创作管道
为别人为自己供氧
Text VIE SIONG
Photography IAN WONG
挥毫一呼吸 叶彦晨 JAMESON YAP
“我多希望成为全职书法家,可是你也知道,那是不容易的事。”
除了书法家的身份,叶彦晨Jameson Yap还是一名企业家。五岁那年受到爷爷的熏陶接触了书法,一写便是三十多年。
“爷爷是我的启蒙老师。他说,华人不能不懂得写书法。爷爷会监督我,要我每日练字。写完后,如果有哪个字写得好,就会圈起来,称赞我。”
因此,叶彦晨自小便从爷爷那里学会了精湛笔法,也为未来的书法之路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爷爷离世后,叶彦晨更投入于书法。
“每每闻到墨的味道,就会感受到爷爷,是他让我爱上这门艺术。所以我想继续在书法之路走得更远,并把这艺术与更多人分享。”
流书的诞生
传统书法共分为五大类: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为了能够突破传统框架,叶彦晨寻觅多年,尝试了许多不同形式的笔法。终于在2016那年,自创了一 种笔法风格,并称它为“流书”(River- stroke)。
“灵感来自于亚马逊河。那年无意间看了一部有关亚马逊河的记录片,被它的流动力量震撼!很有力量、活力、顺畅、 随机应变、连贯的感觉。当下激发了我的灵感,便开始了“流书”笔法,一直写到现在。
很多人说我的笔法柔中带刚,和河流很相似。我现在的笔法,都在一个连续的笔触中完成,或者在一个呼吸中完成(一个字)。”
每个字的笔画都有自己的笔顺。叶彦晨每每下笔前,都会设计好字的哪部分须加重或减轻、快或慢……想好了才会动笔,一气呵成完成作品。
“每个艺术家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特色,这也是最难和最重要的。庆幸的是我找到了,可过程并非易事。当很多人问我如何办到时,我总会和他们说,先把基本功练好。
不断地练习再练习,坚持再坚持,时间点到了,自然会拥有自己的风格。别为了突破而突破,或急着找个人特色。我也是用了三十多年才找到。”
叶彦晨补充,写书法,心一定要定,不要被外来的噪音影响。聆听与顺从自己的心,诚实地面对自己和创作,才能达到更高境界。这也是爷爷教会叶彦晨的课:
心定去做每件事,事情一定会成。

书法有气场
在叶彦晨的书法作品中,经常能够看见独特的顺序,成为抽象图像。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状态重温或观看作品时,都会有新的发现。
购买叶彦晨书法作品的客户,60%都不懂中文。一开始,客户纯粹是欣赏和喜欢,与作品的能量产生共鸣和连接。尔后才会去了解作品文字背后的历史、意义,从而达到更深层的艺术交流。
“大部分的人会认为书法就是纯粹写字,也不懂得该如何欣赏当代书法。其实很简单,如同欣赏抽象画那样,切换欣赏角度就可以了。”
艺术会受到现代艺术观念、文化氛围、传播方式而影响,书法也不例外。为了让更多人能认识和接触书法,不觉得书法老土,叶彦晨用了当代的方式表现。
“哪怕过去、现在或是未来,工具是不会变化的,变化的永远是内容呈现。相对的,审美也必须符合当代,传达的信息一定要是当代所需的。
就好像过去的书法作品,会以成语或谚语作为内容呈现,例如家和万事兴。而我的作品,比较偏向叠字或是单字。这意味着另一种突破和创新,因为传统书法不练习重叠字,也很少以单字作为作品形式。这种风格,很大程度源自我成长的多元文化环境。”
叶彦晨娓娓道来,字的力量能够改变空间气场、能量。开始每一个作品前,叶彦晨都会先了解客户会将书法悬挂在家中哪个位置、购买原因等等,为客户量身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书法作品。
“还没下笔前,我会用很长的时间去酝酿能量。我一直相信,制作过程所投进的能量,会和作品融为一体,会一直流传很久。如果只是为了写而写,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推广汉字美
叶彦晨有个使命,就是让更多人接触和认识汉字所蕴含的美和意义,并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在国际艺术收藏家中,收藏汉字艺术作品的人并不多,但我想尽绵薄之力去改变这种情况。欣赏一件宏伟的艺术品,未必一定要懂得中文。我始终相信,一个好的作品,是会和人产生共振,而不是只看表面……”
现代中国书法类似于抽象艺术,只是它以字符的形式出现,并且有更深的含义,艺术价值更不能小看。
“我想告诉大家,书法艺术可以是创造性的、交流性的、表达情感的。通过我的艺术作品,我希望能表达一个来自马来西亚当代书法家的独特风格和特点”。
来临的整个十月份,叶彦晨将会与茑屋书店(Tsutaya Books)合作,在吉隆坡Pavilion Bukit Jalil购物商场展出个人作品,还会在现场众前展现精湛书法功力。
Art Direction & Styling SHI YEE
Makeup YUAN
Hair CHIAKI SABATA
*取自9月份七周年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