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波无限:梁小诗
善行天使发起人梁小诗,骨子里藏着一个罗宾汉。拥有多个身份及自己的珠宝品牌,进得了上流社会,却关心低层人士。她证明了“从随意聊天中,就能发挥巨大影响力”。
TEXT 阿始

行善,对艺术家梁小诗Poesy Liang来说,就是用生命来表现的行为艺术。她就像是一个慈善工作的设计师,先有一套自己的构想,接着将之简化成一场场人人都可以参与及付出的慈善运动。
曾任电视英语节目主持人的梁小诗,在上流社会进出自如,但她选择从小处做起,舍弃上流社会的作风,拒办衣香鬓影的慈善晚宴,不采用基金会的运作模式。
2007年,她发起善行天使计划(Helping Angels),通过脸书的群组功能,把人和人连接起来。善行天使的运作概念很简单,就是让有心助人者去协助需要帮助的人。
特别的是,梁小诗定下四大原则:不募款,不做市场行销,无政治性,无宗教性。过去十年,参与者用自己的时间、精神、智慧或才干,达到助人目的,证明了一个道理:行善,未必涉及金钱,我们每个人都有行善的能力。
“每个人做慈善都有其动机,有些动机明显,有些则隐晦。很多人帮别人,都是为了帮自己的,所以我就把大部分的动机拿走,简化这个活动,减少复杂性。
因为我是个艺术家嘛,这十年里,整个善行天使都是一个实验。这是我十年来思考的一个理论,因此我去尝试。我一直还在做社会实验。我做这些,就像在做一个movement(运动)、生活艺术,即是一个行为艺术。”
帮助别人不费力
这世界太混乱,新闻充斥负面资讯,年轻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忽视心灵上的满足,整个世界都曲解了快乐的意义,梁小诗最终的艺术目的,是通过传媒改革提升社会的同情心、善心和同理心。
“其实很简单,快乐的秘诀就是无私的奉献。这是一个态度,内心无私,与人为善,具有同理心。”她如斯坚定地认为。
善行天使创办以来,义工们长期在特殊儿童和青年中心、孤儿院教补习班。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该平台与另一组织合作运送了16万双袜子去日本救济灾黎。她还善用她的人脉和艺术天赋,与秋杰基金(Yayasan Chow Kit)在2012年开创Tuesday Art Angels计划,召集艺术家指导难民儿童制作精美卡片出售,以赚取零用钱。
我们活在排外情绪高涨的年代,梁小诗愿把善意倾注在被迫流亡他乡的难民身上,那是极难得的跨国界关怀。她的出发点很简单,除了就近、方便,还包括优先帮忙没人在帮的人,创造最大效果。
“我想帮一些小孩,那,哪里去帮小孩?哪里有一群小孩没人去帮?很多人会跑去非洲、印度帮人。我觉得,不如就从自己的backyard(后院)先开始。难民是真的没有人帮忙。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效果:做少少,帮大大。”
她的慈善工作实行起来很简单,一旦开始,便可以自行运作,让雪球越滚越大。但在实行之前,她会仔细规划出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慈善计划。
Photography CHINTOO
Styling SHI YEE
完整文章,请翻阅2017年3月号《品 Prestige》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