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红过,也当黑过。走出低谷,他出书说“我还在”,‘传播’如何从摔跤站起来。

TEXT GEORGINA ANG

村上春树在《舞•舞•舞》中如此写:随着时光流逝,你会明白很多事情。分秒过去,该留下的定会留下,反之就此消失无踪。时间会为你解决世上大部分的事情,剩下来的只得由你自己来解决。

这一段话,莫名让我联想到今年分别在《康熙来了》和《金钟50》,与小S徐熙娣、曾宝仪相互拥抱、和解的黄子佼。

自小,我就是Super迷。住在柔佛州,透过新加坡电视的转播,每逢周日我们全家人都会守住电视机前,跟着小燕姐、庾澄庆、卜学亮、黄子佼喊“超级星期天,Super”的口号。

也曾有段时间,小学老师常模拟节目单元中“超级比一比”的玩法来教课,十分有趣,且印象深刻。

黄子佼是我从小就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倘若说这是个采访,我更觉得自己是在向他讨教。

我问他,人生中有什么座右铭?他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我是传播人

“十岁时,我就迷恋电视播放的综艺节目、卡通、戏剧。至于电台,则是求学时代陪伴我K书的好伙伴。

那个年代,台湾电视台还没有实施全天候播放,晚间时段也多是比较正经的节目。那时候,我晚上就听流行音乐电台,甚至写信去点歌。

电视和广播,是我从小到大很重要的娱乐和养分,没想到后来自己也进入这个行业。也许是小时候做了那些无意间的准备,培养出兴趣;也或者是一些无形念力的推动,我顺利进入了娱乐圈。”黄子佼说道。

若让他在电视与广播之间,选出一个他最喜爱的,他选广播。他觉得广播这个平台,让他能尽情做回自己,说很多真心话,很纯粹地将资讯融合贯通,再提供给听众,不需要太多搞笑和包装。

PHOTOS 李沛荃

别人给机会

除了主持各大颁奖典礼、综艺节目和记者会,黄子佼同时也是乐评人、作家、导演、演说家……虽说身份不同,但还是以传播业有关。

他喜欢做一些“其他主持人暂时还不想做,或是不愿意做的事”,比方说,在新媒体平台主持网路节目《网路温度计》和《YAHOO!LIVE》。

对他而言,纯粹只是好笑是不够的,他希望透过不同的媒介,带给人们不同视野;人们在收看或是收听节目时能得到收获,那他就非常乐意去做。

当然,这也得靠运气,必须是人家愿意把机会给你,才行。

“传播这个行业,不论你出道多久,都是要经历被人选择,我们才有机会再去做自我选择。不是说你做过多少事,就会累积几朵花。而是要持续不断去做,才有机会被看见。”

他乐于去成就别人。像是过去做的艺术展、电视制作,还是金曲评审或写乐评,都是在幕后推广别人的作品。

“我的每个身份,都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我自己觉得做不来,或者是没兴趣,也就不会想要拥有那个身份。”

低潮有好处

15年前,被大家贴上“负心汉”标签的黄子佼,眼见粉丝逐渐离去,他不觉得粉丝对他绝情,反以理解的态度,静心等待时间将事情淡化。

“我确实低估了私生活对工作造成的影响。原以为这两者是可以分开来看,后来发现是不行的。对于大家的离弃和贬骂,我的确有点措手不及;惟有反省自己,冷静面对,耐心等待。”

当时,负面评价越滚越大,黄子佼的事业走下坡。但,一向爱探究新事物的他,反而用这段时间,跨界结交不同领域的朋友,与各行业的人进行交流,来增进自己的知识。

“虽然说少了舞台和掌声,也不太受到观众的关注,可是我也没闲着,反而是放低身段去学做生意、开店。”

后来,他发现这样挺不错。尤其访问各行各业嘉宾的时候, 因为自己有真正实际做生意的经验,在主持上更能得心应手。

“那段日子,休息时间变多,台湾工作量变少,让我有机会到中国、新加坡做节目,开了不同眼界。

我不敢说领悟到了什么,而是说,回头来看那段岁月,反而放慢了脚步,让自己归零,重新去检察自己的表演,开拓视野, 从中得到收获和学习机会。

现在想想那段沉静的日子,也蛮珍贵。所以今年12月,我推出《我还在》一书,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和回忆。”

PHOTOS 李沛荃

引退的说法

刚出道时的黄子佼,事业可说是一帆风顺,三次夺得金钟奖座。后来,面对十多年之久的低潮时期,难道他就不曾考虑退出演艺圈?

“有想过退出,也想过是不是自己的生命没什么价值了?可是,我生性本就偏向乐观。小时候父母离异,我都熬过来了,再则我也觉得世上有很多人想活而不能活,想做却不能做,他们更辛苦。

在这种比较心态下,我还是觉得自己很幸福。我还是有工作,有贵人提拔。只不过,我的工作成就感变得很小,收入不稳定,掌声不多,能见度不高……在那段低潮时期做公益活动,就没办法去带动更多人做好事,差别就在这。

还有就是说,当我经历办杂志、开唱片行、服装店、日本料理、潮牌店之后,我发现自己不太适合做生意,也不适合过上下班规律生活。

某种程度来说,我就是从小喜欢广播电视,懂的领域和范畴,全都集中在娱乐圈,所以也很难说退出或是转行。”

他很用功? 

入行27年,第一次以个人名义夺得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奖项,他感触很多。

“前三座都是跟着小燕姐、哈林和阿亮,才夺得;去年以个人名义入围,却没得奖。心想,是不是必须靠搭档,才能被评审青睐。

终于,今年凭靠自己的力量得奖。虽然这第四座奖,共横跨15年,中间有高有低,最重要是持续坚持自己的理念,想办法走出自己的路,终究还是会被肯定。”

再次重获关注,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诚意很重要。如果一直以喧哗和浮夸的方式去制造效果,到最后人们只记得那些效果,忘了你还会什么。

当你展现你的诚意,大家就会给你机会,那你就会得到他们的掌声,进一步获得他们的信任(支持)。”

我常听到一些艺人朋友在节目上谈起黄子佼,他们说,黄子佼很用功。我禁不住想向他讨教,怎么一个用功法?没想到,原来这么简单……

“我每次听到别人说我很用功,我都不知道怎么回应。或许对别人来说这是做功课。可是对我而言,这是我从小到大的兴趣。

我本来就喜欢听音乐、看电影,所以做这些事情,我从没把它当成像学生做作业一样有压力。听到别人说我用功,反而会有压力——必须催促自己更努力,不能松懈。”

人生低潮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自己。黄子佼写下《我还在》,‘传播’这个道理。

 

PHOTOGRAPHY 李沛荃

 

原文刊登于《品 Prestige》2015年12月

PIN PRESTIGE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