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奶茶街比比皆是,如今大批奶茶店纷纷结业。本地手摇饮料风潮渐退,曾经红极一时的相关品牌如何走下去?Tealive创办人吕伟立Bryan Loo说,先看到别人还没走到的路,很重要。
Text RACHAEL SOH
Photography CHINTOO
与吕伟立Bryan Loo在工作上有过多次合作。多年来谈及奶茶时,他总是严肃而真诚。
2010年,吕伟立将台湾奶茶品牌Chatime引进马来西亚。2017年初,因与台湾品牌方经营理念不合,其公司Loob Holding Sdn Bhd经营Chatime的总代理权被取消,闹得沸沸扬扬。事隔一个多月后,吕伟立带着自创品牌Tealive回归奶茶业。
目前,Tealive也进军了毛里裘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开了超过800家门店。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称Tealive为“东南亚最大的奶茶品牌”。
“经历过官司,开始做自己的品牌时是最艰难的时刻,算是抱持着归零的心态,站到新起点上。那时候没有想过(Tealive)能不能成功,只是想生存。公司里那么多人都为生意付出了许多,所以我一定要生存下来。”
升级为父母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重新挑战奶茶业,吕伟立感叹身份、立场大不同。
“一个(代理Chatime)如同是做人家孩子,一个(自营Tealive)是自己变成父母。做自己品牌,生死全看自己,所有的创意、付出、突破都要靠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远远大于代理别人的品牌。当然,创作的自由度更大。”
访谈中途,吕伟立掏出手机,向我展示了Tealive的餐牌、国外门店的外墙设计、内部装潢等照片。
“我们的标语:Always more than tea(总是比茶更多)。茶是我们的出发点,但我们不只是做奶茶,也专注做品牌。从台湾式珍珠奶茶做起,我们后来也研发出了咖啡、巧克力、冰沙等新口感饮料。我们的产品很flexible(可变动),去到不同市场,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作为,很有趣。
现在我们逐步开发食物餐点,根据grab & go(快速取餐)的概念,衍生出更多商品,把品牌做得像快餐。我们专注在这三年内做好自己,趁竞争者还没察觉这种模式,先提升到一定的规模。如果Tealive跟其他品牌一样只卖奶茶,怎么能突出?先看到别人还没走到的路,很重要。”

Fendi 羊绒汗衫
谦虚且真诚
除了有商场内的门店、独立店面外,Tealive也是世界首个于加油站设立得来速(drive through)的奶茶品牌。
“东南亚大部分人都开车,所以我们就想到把奶茶店也带到加油站。在本地,加油站模式很成功,所以我们把这个概念复制到菲律宾。在缅甸,则跟当地最大的UAB银行合作,让消费者到银行办事时,也可以坐下来喝杯茶。
以上这种复合式生意模式,就是Tealive的特色。我们从打造喝茶文化的角度去想,就能做出不一样的事。不是一味在热点、旺区开‘打卡店’,而是也让人在最小的城市、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都能找到我们。”
吕伟立亦透露,公司正筹备在明年年底进入证券交易市场(上市)。在奶茶业领域闯了逾十年,好奇他有何领悟。
“保持谦虚,真诚地分享你的愿景。只要谦虚,对方就会被打动,愿意听你说,这样就能打开很多门(得到很多机会)。像跟加油站、银行的合作机会,都是这样来的。不然,银行鬼要看奶茶品牌(怎会有兴趣跟奶茶品牌合作)?”
Art Direction & Styling SHI YEE
理容 MEI /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