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更加保险
排斥保险,大有人在。蔡湋宁带领一个保险科技团队,改革保险业的做法及人们的印象……
TEXT TRACY LOW
传统保险产业遇上先进科技,衍生出保险科技(InsurTech)一 词。这波浪潮的崛起,改写了产业规则,也催生了新兴保险科技企业的诞生。
创立于2016年12月的PolicyStreet,于2017年获颁Seedstars创业竞赛马来西亚区部最佳初创企业奖项,赢得到瑞士与其它国际初创企业共同较量的机会。其中两名联合创办人,翌年更获选为《福布斯》杂志2018年“30岁以下杰出人才”。
这支由十人经营的年轻保险科技团队,为消费者筛选与设计低负担,且简单透明的保单,提供价格比较服务,积极开发新式保单。PolicyStreet把保单形容为“产品”,有个具体比喻,或能拉近与民众的距离。
“我们是一个市场教育平台,主要让不曾买保险,或往往被视为没有能力负担高价位保险的一群,深入了解保险。我们做的事情和传达的讯息,代表这世代年轻人的心声。”
PolicyStreet联合创办人兼首席产品与人力官蔡湋宁Winnie Chua We-Ning表明立场。
现年30岁的蔡湋宁,希望能让保险趋向多元性,同时将保险概念推广至社会各阶层。
保险总被定义为无聊的课题,PolicyStreet想把这件一般人看来无聊的事,变得有趣好玩——透过出乎你意料的新式保单,提升人们的参与感。
比如,接受投保手机、眼镜等贴身物品,短时间内让人切身感受保险回馈的价。PolicyStreet亦是全马第一家提供宠物保险的企业,也正在探讨婚礼保险的可能性。
蔡湋宁指出,从现代人生活模式中寻找商机,往往更能贴近顾客需求。
知识像诅咒
大学主修精算学,蔡湋宁曾学习如何使用数据找出投保风险。创办PolicyStreet之前,她在传统保险公司已经有七年的工作经验,当中有四年半的时间,在精算部担任助理经理,负责探讨保单价格及利润目标。
“很多时候,被拒绝开发的产品(保单),是因为我们最后认为风险高、容易有损失。但是,最大的原因往往是缺乏数据,导致无法评估风险。”
七年的企业生涯,培养了她对市场的了解度,却也局限了她的想法。她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必须放下累积的专业知识。
“知识就像是诅咒。若想要创新,就得一直不断归零,重新学习。”
很多人对保险存有负面印象。蔡湋宁说,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保险的运作方式。再者,代理人的讲解方式,与保单价值出现误差,导致问题出现时,投保人无法得到心里认为的数额, 便会有受骗的感觉。错误的信息和沟通不良,导致人们对保险业产生误解。
作为团队中唯一曾经从事保险相关工作的一员,蔡湋宁意识到,若继续待在传统保险业中,不能改变什么。
她想要当这个行业的反叛者,去质问为什么表格一定要这么长,产品重点为什么不放在最显眼的第一页?案件流程为什么如此漫长?网上可以购买保单,却为什么要到实体公司才能处理赔偿事务?
“我们要成为推动产业改革的先锋。或许,不会在这个时代看到成效,但至少我为推动改革尽了一份力。”
投保人需求
刚开始,很多保险经纪质疑PolicyStreet的存在,是为了除掉中间人,灭他们后路。
蔡湋宁却不这么认为。
/
节选自《品》11月份杂志第47页,完整访问请翻阅最新杂志。
11月份《品》人物专访 新斗士本色特辑
向马云取经之后 FRANCESCA CHIA | GoGet联合创办人
不必出门看医生 GARVY BEH | Doctor2U创办人
预告:
数据新闻战到底 KUEK SER KUANG KENG | Hacks/Hackers KL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