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劲一股脑
仔细看看中山同乡会大楼的改变。如果大楼里的人是疯子,何慧珊是疯子,咦!不疯狂地勇往直冲,能成事吗?
Text 陈奕君
主图时尚 GIORGIO ARMANI外套、长裤 | CHOPARD HAPPY HEARTS鑲钻耳坠 HAPPY HEARTS鑲钻手镯
“我会说这里汇集了许多疯狂的人,一群怪咖(nerd)、庞克(punk)、不服从主流文化的潮人青年(hipster)。”
何慧珊Liza Ho对中山同乡会大楼所下的注解,如上。她是中山同乡会艺文社区大楼的管理人。目前,这栋隐藏在吉隆坡市中心甘榜亚答(Kampung Attap)的旧建筑,是吉隆坡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
建于战后1950年代的旧楼,经历了必要的翻新和改装,但依然保留原有的白色外观、绝大部分的特殊建筑结构。
四层楼建筑共有12个房间,包含画廊、艺术家和音乐人工作室、独立书店、图书馆、黑胶唱片行、咖啡馆、茶馆、修理鞋包的小店、文创商品小店。更奇妙的是,还有一间律师办公室。
“这位律师常常参与这里举办的活动。一来二往,索性在这里设立办公室,也常常在版权的法律问题上给予艺术家们协助。”
变身艺术绿洲
何慧珊在危地马拉(Guatemala)出生及长大,能说流利的西班牙语、英语、广东话。2007年之后,她因为夫婿是马来西亚人,随他来到我国定居至今。现年37岁的她,原是金融学背景,后来到美术馆做志愿者,从此踏入艺术行业。
2013年,她和合伙人吴雪丽Snow Ng共同创办OUR ArtProjects画廊,画廊地点就设立在中山同乡会大楼。目前她也是该画廊的艺术总监。
“然后,我们为其他11个空置的单位寻找租户。一开始是向身边的朋友圈询问,经由朋友介绍,还有朋友的朋友介绍,才慢慢把人凑齐,打造了现在这一个社区。”
熟悉港台文化的华人圈子,或许会说,这里是一个艺文气息浓厚、文青休闲的好地方。但对英文教育背景的何慧珊来说,她是要在旧建筑里创造艺术绿洲。
“我们很早就有这个想法,找一个地方,把艺术家集中起来。我必须说,现在的状况,比我一开始预想的还要好。”
严格挑选租户
在旧建筑里创造艺术绿洲,筹备工作始于 2014年11月,耗了将近两年才终于把想法落实。
由于大楼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又向艺术家们提供低于市价的租金,因此吸引许多人前来询问。何慧珊不辞劳苦地逐一面试,务求找到对的伙伴。
“面试的时候,我们会问,你们在做什么?你们想做什么?为什么需要这个空间?你们如何为社区做出贡献?”
迁入这里的艺术家,基本上跟OUR ArtProjects处于同一个点;大家都还在创业阶段,在行内有点名气,但风格又非大众化。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
这样的艺术家,往往会经历财务困难,很难安心创作。中山同乡会大楼的概念,是为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居留场所,让他们持续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与众不同的创作。
“其实就是通过面谈,看看我们是否真的可以给他们提供帮助。”
各方亲善交流
中山同乡会大楼,如今成果斐然,也是何慧珊始料未及的。虽然一开始设想的定位是艺术中心,但随着图书馆和咖啡馆等迁入,这个社群变得多元精彩。
“租户们真的很喜欢这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要好。他们很喜欢一起在天井开派对、聚在一起聊天。大年初一,有人甚至还会跑回来这里呢!”
何慧珊的管理工作,主要为大楼里的人们提供必要的软硬体支持。比如,为他们所举办的展览、演出等活动,安排好所需设备。同时,她也常常居中牵线,为艺术家找来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资源交换与想法交流。
“这里空间很小,方便人们联系。他们虽有艺术家的态度和脾气,但也都愿意彼此付出。我喜欢他们,希望他们在这里继续发光发热。”
这里的租户,一般直接签二到三年的长租约。只有在业务需要扩张的时候,他们才会选择搬出去。
“我们也不想换来换去,因为我们想打造一个关系紧密的社群。这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态圈,大家都很尊敬彼此,也很照顾彼此。这就是社群的意义。”
/
摄影 IAN WONG
造型 SHI YEE
协调 TRACY LOW
发型 GARRIE SIM
化妆 RAE SEOK
摄影助理 MUHAMMAD HAFIZZ HUSHAIRY BIN NORDIN
地点 ROYAL SUITE, MANDARIN ORIENTAL KUALA LUMPUR
/
完整访问内容,请翻阅2019年11/12月号《品》杂志
//
继续看:
新斗士本色:KUEK SER KUANG KENG 郭史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