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本钱。步步高升

无中生有大成果

共享办公室,在外国很普遍,在马来西亚却甚至没听说过。杨成晖与一位朋友展开行动创立,也吸引到明星吴尊成为联办人。他们要打造全球最酷办公室!

TEXT SALLY LAU

今年3月,杨成晖Yong Chen Hui(35岁)连同另外七位联合创办人,公布成立CO3 Social Office社交办公室,于6月正式投入服务。

开业至今短短数个月,就已经计划好明年将业务拓展至五个据点,第二间CO3即将开幕,设于《星洲日报》总社旁一大楼內,占地4万平方尺。看似雄心万丈, 其实一切始于偶然。

曾任职一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的训练公司,杨成晖之后接触房地产、室内设计, 到最后转型做韩国墙纸,原本与社交办公室完全沾不上边。

点子吸引多人

“去年有个朋友说,在国外看见一座废弃的体育馆,被改建成很有吸引力的办公室,就说不如我们也做一个吧!我当时说好,就陪他玩玩吧!两人合资了一百万令吉。

投入下去,才慢慢了解共享办公空间的概念。我们一直在想,要怎么才能打造出一个很酷的办公空间?毕竟这项业务, 在马来西亚太创新了。

我们之后去墨尔本探望一个朋友,和他聊起这个计划。他说,共享办公空间, 在其他国家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他还是投入了资金。”

杨成晖说的这位朋友, 是Nicky Wong,艺人吴尊在文莱的生意伙伴;很自然的,吴尊也成了CO3的联合创办人。

“我们又去询问导师黄哲贤博士的意见,想知道他如何看这门生意。结果他也投入资金。

之后,我们听说星洲集团有栋商业用途的楼宇,就约见高层。他们听了我们的发展蓝图,竟也想参与,所以星洲媒体执行董事黄康元成了第六位联合创办人。

后来再添两位合伙人,我们就以四百万令吉动工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下,杨成晖踏上事业新旅程。

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决定自己做老板, 杨成晖也是这样吗?

“CO3开始投入服务后,我每天都面对问题,每天都在做调整,而且这企业在马来西亚很新,无法参考其他人的做法。骨子里是早有创业的勇气,勇于承担风险,之后的事情都可以(在过程中)学习。”

时尚 | SALVATORE FERRAGAMO

自由自在上班

CO3开设的首间社交办公室,位于蒲种, 占地2万1000平方尺,在四个月之内,已达到三百个租户的目标,可见反应之热烈,但杨成晖还是觉得有不足之处。

“有这样的效应,的确令人鼓舞,但达不到我们要的经济体系,所以下一个目标是拓展业务,将数量推上六百个租户,形成小社区,大家就可以在这社区里相互认识及交流。”

原来杨成晖不只是在经营一间社交办公室而已,他想要把CO3变成实体社交 网络。

“品牌核心概念:CO3是connectivity联系、collaboration合作、community社区,这也是经济分享的方式。

现今无须拥有办公室,也能马上有人际网络,在CO3这个小社区就能与几百个人联系,创造更多合作机会。以前,还得南下北上去认识人,去找业务呢!”

人们来到科技年代,连办公模式也要改变了。

杨成晖笑说,现在只能创造再创造, 甚至无中生有,为的就是要打造全球最酷办公室。

有多酷?室内设有不同区域的工作空间,甚至还有吊床,要躺着、坐着,悉随尊便。在这里也没有收银员,拿了饮料水果,就自行把钱放入“诚实钱箱”里。顶楼是个游乐空间,有室内滑梯、撞球桌和电玩机台,上班这乏味事,在这里变得有趣了。

“业务上面对的问题,可以设法解决,但最难面对的其实是自己。怀疑自己的时候,就会产生犹豫,一旦没有坚定的心,一切可能就会归零。

CO3不像我以前接触过的企业。以往的业务很快就会进入稳定期,但现在, 每天都有新挑战,我却因此得到无穷的动力,想着要怎么做得更好。说到底,就是要敢敢做!”

的确,很多人空有满腔抱负,却迟迟没有行动,结果只能抱怨怀才不遇。听杨成晖说的,敢敢做就是了!

 

Photography MICKY WONG
Styling ERVIN TAN

 

原文刊登于《品 Prestige》2017年11月号第33页

Written by.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