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之城还不算是最高,它不会让人饱受高山症。但是,得了高山症的旅者或许会说:这都是因为天空之城……它沉默着,就让这篇文字为它发声。
Text 黄匡宁
出发去秘鲁之前,找出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重看。
年少时心生向往的远方,没想到有一天真的成行,认真参考路线玩法,发现书中对于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只是简单带过,倒是旅途中的高山症着墨许多。 心中于是浮起了疑虑。是不是所有的人往高处,都要附带高处不胜寒的代价?
三毛在库斯科(Cusco,书中译为古斯各)等待去马丘比丘的火车,雨季的山城里住了整十七八天,饱受高山症折磨。书中篇章《索诺奇》(soroche,克丘亚语,高山症的意思)有详细描写,头疼欲裂、心跳狂击的经历牵动人心,几乎就要被作者带走,模糊了重点。
来到网络时代,所有资讯尽在弹指间,包括详尽攻略与交通讯息。登上天空之城未必难如登天了,神秘的马丘比丘没有想像中的遥远。
克服高原反应
登上马丘比丘,最直接的路线是:搭乘国际航班飞抵秘鲁首都利马(Lima),再搭内陆航班飞往库斯科,从库斯科以陆路前进。利马是旅客进入秘鲁的第一站,库斯科则是通往马丘比丘的重要据点。
利马平均海拔较低,高原反应一般从离开后开始。尤其是从利马(海拔154 米)飞入库斯科(海拔3399米),整三千多米的差距,身体一下子无法调适,很容易出现高山症。
库斯科的海拔高度,实际上比马丘比丘(海拔2430米)还高。虽然照片上看起来,马丘比丘的感觉更像世界之巅。库斯科是山城,马丘比丘是天空之城,都是世人赋予的印象,或者说是主观的错觉。 山城比天城高,这概念很令人玩味。
真正的高度,必须亲临其境才真正感受得到。而当你感受到的时候,身体出现了回应,一般所说的高山症。称之为高原反应,或许比较准确,因为高海拔地区的气压较低,身体自然会有所反应。症状因人而异,未必是病态的强烈反应。而一旦离开了高海拔,症状通常会马上缓和过来,恢复正常。
山地高原反应通常发生在2500米以上的高度,马丘比丘的海拔正好在2500 米之下,所以,马丘比丘是不会引起不适的。关键就在于,库斯科是马丘比丘与世界连接的唯一途径,要进入天空之城,必须先过了山城这一关。
策略性做法,就是妥善安排行程,把逗留在高海拔的时间,转移到海拔较低的地区。
避高而趋下,欲速则不达,说起来充满了人生哲理,基本原则就是顺应身体发出的信号,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调适——放弃赶路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强求。
抵达利马,先调整时差,数日后再飞往库斯科。在库斯科不须住太多天,也应避免当日往返的马丘比丘一日游。
可以把一两晚转到马丘比丘山脚的热水镇(Agua Calientes)落脚,海拔相对较低;养精蓄锐后再登上马丘比丘,把最佳状态留给最重要的看点。
下山后仍旧放松心情,搭火车回库斯科再住一两天。
此时身体若已适应,未看的景点还可补上,太累的话也可调整路线,回到利马或其他海拔较低的景点,不感叹想去的地方怎么都排不进行程。
借用杜甫名句“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放开没完没了的细琐得失,才能坐拥不一样的眼界与高度。

高海拔的山城
从利马飞抵库斯科,第一印象并没有明显感觉到海拔的差距。
空气微凉稀薄,脚步有点沉重,以为是因为一大早的航班,还没克服的时差与睡意。车窗外满目的异域风光与初来乍到的新鲜感,驱散了倦怠。
库斯科不只是前往马丘比丘的必经门户,本身也是秘鲁的重要城市。库斯科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位于安第斯山脉当中的高原盆地,地名的印加语原意是“肚脐”,意思是世界的中心。
今天的库斯科,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小小的山城古朴典雅,保留了古老的面貌,狭窄的石铺道路高低起伏,斜斜地依山而建。
在这个古老山城,已看不到显著的印加风情,西班牙殖民者在1533年入侵之后,破坏了整个城市,并在印加废墟上建立起今天看到的库斯科城——处处都是西班牙风格的广场、教堂、喷泉等等,但仔细留意,许多建筑底部都保留了以巨石堆砌的房基,那就是印加人留下的痕迹。
下榻的酒店Palacio del Inka是十六世纪的历史建筑,为西班牙征服者Francisco Pizarro而建的殖民地豪宅,底下是印加寺庙Acllahuasi的废墟。翻新为酒店后,保留了原建筑特色,装潢为殖民主题,石墙上还可见到原始印加石工。
站在酒店门口,眼前是地标建筑太阳神殿(Qorikancha)。这个印加帝国最受尊敬的寺庙,西班牙殖民时期被拆毁,利用原建筑基础建立圣多明哥修道院和教堂 (ConventofSantoDomingo),至今还可看到教堂主体建在印加石块上的痕迹。
步行数分钟来到山城中心的武器广场 (Plaza de Armas),广场周边有西班牙式拱廊与建筑,石铺街道四通八达,穿街走巷随性感受库斯科风情。
酒店的大堂里,常备古柯茶(Coca Tea)供住客免费饮用。这特色热饮,在当地商店与餐馆很常见。秘鲁亚马逊河一 带盛产古柯树,是当地人对抗高原反应的秘诀。
据称,古柯叶可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从而舒缓高原缺氧出现的症状。 咀嚼古柯叶,或用古柯叶来泡茶,在安第 斯山脉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前进马丘比丘
从库斯科到马丘比丘,距离大约百多公 里。但马丘比丘位于重山峻岭当中,没有直达的公路,路途并不便捷。
世界文化遗产的马丘比丘,位于高耸山脊之巅,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四周为热带丛林所包围。
要身入其境只有两个方式:一是花四五天走印加古道徒步抵达。二是搭火车三个半小时来到马丘比丘山脚,转搭二十多分钟的小巴士上山。
有时间的浪漫旅者,会选择第一方案,投身天地间与山脉一起呼吸,一步一 脚印,一直走就是巅峰。现代节奏的都市旅者,多会选择第二方案,把省下的徒步时间用来游览名胜古迹。
最快的方式是一日往返,豪华快车上午从库斯科出发,中午抵达马丘比丘。直 接坐巴士上山进入遗址游玩,下午再搭火车离开马丘比丘,晚上回到库斯科。
但是,如果能有多一两天的时间,建 议在马丘比丘地区住宿一晚,玩起来比较 从容,也让身体有更多时间适应。
马丘比丘原本指的是天空之城里的一 座山,明信片上常见的尖尖山头,建筑群层层叠叠散布其间。由于整个地方的原始名称已不可考,故借此山脉称之为“马丘比丘”,意思是古老的山巅。
随着观光业的发达,马丘比丘这名字延伸到整座遗迹,就连山脚的热水镇也叫马丘比丘镇,是上山参观著名遗址的必经之地。所有游客在这里的火车终站下车以后,都必须到小镇中心转搭专门的小巴士上山游玩。
荒山僻壤的小地方原本连“镇”都 不是,只是上山前稍做停留的交通接驳站 点,但多年来随着旅游大队的入侵,形成 了一个观光小镇。适合游客的餐厅、咖啡馆……选择很多;传统市场售卖具有民族色彩的服饰、手工艺品、纪念品等。
在此下榻的Inkaterra Machu Picchu Pueblo Hotel,就在火车站边。周边开辟了超过5公里的生态步道,俨然就是一个自然生态园区。
导览行程由生物学家带领游客,介绍自家园区里的动植物,包括在保护区见到难得一见的安第斯熊,南美洲现存唯一的原生熊类。
第二天搭乘小巴士上山,往山顶望过去,古老遗址已触目可及,真的有如浮现在天际的空中之城。

谜样开山筑城
马丘比丘的建设年代目前仍无定论,一般 认为可能是建于十五世纪末印加帝国向外扩张势力的鼎盛时期。
建筑群分成神圣区、贵族区、平民区,当中有广场、宫殿、庙宇、民居、作坊、兵营等等。然而历经岁月淘洗,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废墟和满山的游客。
石墙残壁间可以看出曾经的规模,巨大的花岗岩石一块块砌在一起,当时的技术如何搬运上山,精确地相互拼合,至今无法解释。
周边还有片片梯田。在地势险峻的陡峭山壁上开辟出农田已不简单,更令人惊讶的是,梯田遗址修有精妙复杂的灌溉与排水系统,把雨水和泉水从山上引入田地,足够让整座城使用。
当年的印加人,怎么会来到如此遥远崎岖的深山,并选择在如此高耸隐蔽的地点,建立马丘比丘?悬崖峭壁间,又是如何以超越时代的科技,建造起谜样的城市结构?如此艰辛建造而成,又怎么会被废置不用,弃城而去?
神秘谜团引发种种想像,甚至传言是外星人的杰作,这也是马丘比丘深受瞩目的原因。
天空之城不是旅程中的最高海拔,却肯定是全程的终极高潮。站在山头的制高点,居高临下放眼整座城依山而建,背后是高耸险峻的山峰,周边是悬崖断壁,背景是澄澈蓝天。
仰首望天,天外有天。
*本文取自2021年10月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