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限制了我们的行动,却无法制止想要探索世界的心。无须去太远,就在东马砂拉越,有个壮观的世界遗产……
Text 黄匡宁
Photos Sarawak Convention Bureau | Sarawak Tourism Board
从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开始,已进入另一个世界。
螺旋浆飞机声音很大,机身很小。行李不能托运,带了最基本的衣物,塞在小小的背包里,提在手上。身外物精减到最基本,包袱抛在身后,脚步也轻巧起来。
大清早,从古晋到美里转机,飞往砂拉越最负盛名的姆鲁国家公园(Mulu National Park)。已然做好心理准备,要投入一片远离尘嚣的天地。
窗外望出去,极目是大片大片的茂密森林。
云很松很稀,像棉花。穿过云雾,低空飞行,在树梢上空盘旋,仿佛自己是凌空翱翔的鹰。
进入荒野
被称为“婆罗洲绿色秘境”的姆鲁国家公园,有庞大而壮观的洞穴景观和石灰岩地形,以原始粗犷风貌闻名,于1974年成立,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迹”。
整个国家公园是544平方公里的茂密雨林,过去只能以水路进入,船程八至九个小时才能抵达。对外没有开设公路,弯弯曲曲的河道,就是自然的道路。
即使今天有了航班与机场,依然是一 派原始风光。数十分钟飞行,飞机轰轰地盘旋在姆鲁(Mulu)上空,已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降落所在地,同样是一片荒郊野外。
简陋的机场,设在荒野之中。没有餐馆、德士、商店,没有半点人来人往的气氛。后来才知道,来到姆鲁,整个地方就是郊外。
连小镇都不是,纯粹是森林、河流、山脉。从机场到下榻的酒店只有几分钟路程,地点同样是在山脚下、小河边。四周都是森林,空气很好。
森林当中
姆鲁国家公园有大大小小数个洞穴,开放给游客观光的主要是清水洞(Clearwater Cave)、风洞(Wind Cave)、鹰洞 (Lang Cave)、鹿洞(Deer Cave)。
这里也有世界最大的地下洞室 —— 砂拉越室,700米长、400米宽、70米 高。这是多大的概念?最常见的说法是: 可停放40架波音747飞机。以现代人的伟大发明,来衬托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砂拉越室位于幸运洞(Gua Nasib Bagus),不属于观光洞穴,需要一定的探险资格才能进入。
听起来充满探险意味的旅程,一般游客都可轻松完成。从度假村旁边的小河,可以乘长尾船直接通往风洞和清水洞;鹰洞和鹿洞则是毗邻山洞,可在同一个下午一趟走完。
不过,山洞就是处在森林当中,无法再搬到更方便的位置。由度假村来到步道 入口,虽只有五分钟车程,从入口要步行到洞口,却还要3公里路程。
算一算,来回6公里,加上洞内探索走动大约3公里,一天下来要步行9公里。 对于久不运动的城市佬来说,何其漫长。这一路都是茂密雨林,荒无人烟,当 然也别想会有小店让你坐下来喝咖啡。饮料、饼干、药物,都要自备。 再加上天色阴沉……
当地的人说,姆鲁是全马来西亚下雨量最大的地方之一。由于独特的地形,云朵困在山中散不开来,这一刻也许还有阳光,下一刻转眼就飘来雨水。
把酒店房间的大雨伞带了出来,导游 看了一眼笑着说:“反正来到这里,就是要湿透的。不是下雨,就是闷热,不被雨水淋湿,也一样会被汗水浸湿。”
近几年来,姆鲁国家公园内整修得非常好,一路上搭起高出地面的木板路,避免游人践踏植物,也避免水蛭袭击游人。
平坦的道路朝森林里无尽延伸,只须往前直走,不须顾虑脚下或担心迷路,只管畅开胸怀享受森林。
走在热带雨林中,野趣十足。一路翠绿,清新的空气中散发淡淡幽香,大口大口深呼吸,苍翠郁荫中弥漫的就是所谓的芬多精吧?
森林里没别的杂音,自然界的音响效果很好。虫鸣不断,各种声响高高低低、 急急缓缓,构成不同韵律的自然乐章。加上森林里的雨声,听起来特别响,特别急,特别吓人。
神秘鹰洞
停停走走整一个半小时,才终于来到鹰洞 入口。
鹰洞是四个参观洞穴中规模最小的, 因而也更加集中,可以近距离观看石灰岩形状。
黯淡光线下,观察岩洞内形态各异 的奇异造型,想起小时候课本上读过的 stalactite(石钟乳)、stalagmite(石笋), 当年觉得读音拗口、难以想像;今天石柱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洞内潮湿阴暗,冰冷的水滴嗒嗒滴 下,仿佛洞内也在下雨。导游说,滴水表示洞穴是活的,还在变化成形中。水滴石穿,渐渐滴成另一副景观。
没有看到俗艳彩灯的照射或神佛造型,也没有人为每一根石柱取名题字,很欣慰。
自然原貌的洞穴,令人浮想联翩。 第一个发现洞穴的人,在暗无天日的洞穴 中,又惊又喜地寻寻觅觅,摸索洞穴的形状探索前进,踏入充满未知的每一步,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与勇气?
别说是早期的探险家,即使是来到今天,有先进科技与设备辅助,深入洞穴探险暗无天日中数天数夜,不知外面的阴晴昼夜,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
即便是已经开发为观光洞穴,有基本的步道与安全设施,深入其间,还是令 人感觉自身的渺小。莽莽丛林中的幽幽岩洞,想起来就心生敬畏。
完整内容,请翻阅 11月号《品》杂志
//
继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