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美丽,说是有一个标准,却会随着时代改变。现在流行什么?容貌也掉入这个框框,还不顾一切去跟风吗?
Text 风子
是什么样的标准,才能配得上“美人”二字?美女的标准,在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里,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审美标准因各种因素,不断地改变。
唯一不变的是,在男权至上的时代,女人依旧是男人的附属品。
所以往往是男人眼中的“美”,成了女人变美的标准。女人要从丈夫身上,夺得更高的地位和权利,拼命让自己变得更美丽,更有才华。
古典美演变
先说说古代美女比较典型的特征。
螓首:额头宽阔、饱满。
蛾眉:眉毛细而往下弯曲。(唐朝也许是个例外。)
樱唇:樱桃小嘴。
齿如瓠犀:牙齿整齐洁白。
送秋波:古人用秋波来比喻眼神,会说话的眼睛胜过千言万语。(凤眼是中国人普遍的眼型,所以古人并不以眼睛大或小为美,而以扣人心弦的眼神为美。)
芙蓉脸色:形容女人白里透红的清秀优雅。
纤纤玉手:柔嫩光滑的小手。
除了以上这些让人赏心悦目的美人特征,更重要的一环,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比较关注“身材之美”。
在战乱频繁、生产力落后的先秦时代,女子须承担一部分劳动力,以身材壯实为美。《诗经》里记载那个时代的第一美女卫庄姜,身材高挑。
后来秦汉时期,物质富饶,文化水平上升,对美女的要求,开始往柔弱、纤细、娇媚方向发展。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和妹妹赵合德,就是当时的典型美人,身材纤细轻巧,能歌善舞,一步步引导皇帝骄奢淫逸,成了红颜祸水。
到了唐朝时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汉人和北方游牧民族的融合,最终再次一 统。唐朝文化的开放程度,超越了前代,抛弃“瘦弱美”;不仅如此,唐朝女性的穿着也倾向于性感,丰满与富态,成了健康与美好的象征。杨贵妃(杨玉环)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到了宋朝和元朝,理学开始盛行,唐朝以来开放的文化思想荡然无存。理学封闭保守的思想,不但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把女性的身材也束缚了,束胸和缠足这些病态风俗,从这时候开始。
明清两代思想禁锢变本加厉,套在女性身上的道德枷锁,无以复加。很多清朝宫斗剧,里面的娘娘们个个国色天香,美丽动人;但再去看看晚清后宫的照片,也许你会感慨,怎么清朝皇帝的后宫女人都看不出一点女人味?
审美观陋习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成立,清王朝垮台,封建制度化为乌有。套在女性身上的文化枷锁,在西方新思潮流的冲击之下,也逐渐得到释放。
冲在新时代、新时尚最前方打头阵的,是旧时代最不屑的妓女。比起其他阶层女性的拘谨和内敛,她们更加无所畏惧地展现自己。
毕竟,她们本来的求生技能就是取悦男人。她们在不自觉中引领了潮流,穿起新潮旗袍,凸显女性窈窕身材之美。但是,她们也很快就被有机会接触新式教育的年轻女性冲刷下来。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对女性的审美观,当中又发展出一些强行改变体态的陋习。
缠足就是最为突出的其中一个陋习。古代中国,小脚的女人被认为更加吸引男性。为了追求小脚,当时女人从小强行缠足,导致脚部畸形,长期承受痛楚。
与东方中国相呼应的,在西方也有审美陋习。古代的西方女人为了让体态看起来更加婀娜多姿,而强行束腰。
无论是东方的缠足文化,或者是西方的束腰文化,都是在摧残女性身体。例如,有些姑娘为了追求身体纤细而过分节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饿死。
我们面对历史上残忍的陋习,是否也应该检讨为迎合他人的美丽标准,过于改变自己的样貌(如整容),还有追求“现代美感”的减肥问题?
/
风子,原名陈光前,擅于天文、史学、汽车知识, 青年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