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圆滑虚假,不是一般人想的那样。
TEXT我玲
小时候,一直觉得“八面玲珑”是骂人的话。长大了才知道,“八面玲珑”可以是夸人聪明。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跟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表现不一样的态度,是一种很高级的能力。这种生存法缺乏诚意吗?我不觉得。反正,我是超级羡慕的。见鬼说人话,那才真是有病。
凡事要分对错,是小孩子的思维;但在成人的世界里,从来都没有什么非黑即白。谁说八面玲珑就一定是阿谀奉承之辈?谁说热情真诚就不可以八面玲珑?
懂得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即使被认为世故,八面玲珑也只是一种表象,无所谓好坏。让人喜欢,还是惹人厌恶,全凭人品。
好好说话
在纷繁纠结的世界里生存,有话一定得好好说——要说到让对方听懂,更要说到让对方接受。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圆滑虚伪。我却以为,这是好好说话的基础。
上至主席总理,下至贩夫走卒,哪个不须要看人说话呢?有句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不要以为看人说话是低声下气,违背真心。就算贵为女王,也要时刻考虑媒体和公众的反应,何况芸芸众生的你我?
打个比方,碰到老婆生理期,你最好不要抱怨她煮的菜不好吃,否则小心被菜汤浇头。
有个故事,讲一个吝啬鬼掉进河里,去救他的人喊道“把你手给我”,可那人在水里苦苦挣扎,就是不伸手。来了一个了解他性格的人,说“把我手拿去”,他才伸手,终于获救。
看,一字之差,几乎是生死的距离。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看人说话,有时是何其重要!
非诚勿扰
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往往决定你能抵达的高度,这也算是一种修养吧?至少非诚勿扰。
上海人爱了解行情,走到哪里,碰到什么新鲜的,或不常见的东西,喜欢问“几钱啊”。倘若跑去北方,比如西安、新疆等民风比较彪悍的地方,问了价格,再不知好歹地杀价,习惯性以为对方不可能接受这超低价,恰巧被接受了,才说“我只是随便问问,并不想买”,是不是在讨暴扁一顿呢?
非诚勿扰,是这个意思。只要有诚意,还价再狠,最多谈不成,倒也不至于发展成动作片。没有诚意,去问价,无异于骚扰。
善为本,诚为先。这条原则,适用于所有人种、民族、性别和宗教。
圆滑细说
八面玲珑,实质也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跟谁都能合得来,确实圆滑。但外在的圆滑,有时恰好保护了内在的方正。所以说,真正有大智慧的,一定是外圆内方的。里方外也方,早就在各种冲突中粉身碎骨了,还谈什么个性理想?
外圆内方的人,既能顾全对方,又能保护自己,是真正的情商高手。因为让周边的人觉得舒服,他们就多了朋友,少了敌人,生活幸福指数提升,还不必损人利己。
我在生活中发现,越是狭隘顽固的人,越会鄙视那些处事灵活的人——以为自己是刚正不阿,别人则是曲意逢迎的小人。刚跨出校门的年轻人,处世未深,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其实,八面玲珑不同于两面三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等到看清这两者的区别,应该已经不再年少。
做自己,是件奢侈品。当然,做自己,是要自己买单的。如果买不起,还是忍一忍,等有资本后再做自己吧!
/
我玲,曾在新加坡任职,后来回上海嫁入考古世家;在外是职场女性,在内是贤内助。
本文取自7月号《品 Prestige》第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