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面的那一刻, 想要修复回昔日要好的感觉。有哪些方式,能拉近距离?或反过来造成心有裂痕?

TEXT 晓澄 

翻翻旧照片,想起已不是朋友的旧日同伴。二三十年没再见面的人,能称得上“友”吗?

就算能,要用上“老友”二字,也必须有十足把握,再相遇时依旧投契,依旧关怀珍惜。 

真有叙旧的机会,我总会兴奋异常,有怀念也有好奇。怀念,除了一起度过的往日,其余一无所 知,只能回想;好奇,现在是什么模样。 

相聚之前,脑中不断演练着,如何穿着,如何展示迷人笑容,如何表现成熟优雅的身段。该说什么事?该问什么话?特定的问题,如何回答? 

为何那么在意重逢时刻?是虚荣,想低调展现自己的成就?是心虚,怕自己不符合对方的期待? 是紧张,怕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是疑虑,会不会因生疏少了默契而冷场? 

四目交会的一刹那,眼睛鼻子嘴在脑子里确认了,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回到初识的时光,二三十年没见的人,突然又成了至友。哇!都没有变啊!

骗人!除了眼睛鼻子嘴巴没变之外,其他都变了。但在那一刻,重视的是带来的温暖回忆,心中是激动的。 

 

再次别离 

相见欢,交谈乐,想要说想要问的话,跟预期的大致不差。时间分秒过去,对话依然热络,但愈来愈接近应该道别的时刻,要依旧陶醉重聚,还是理智地回到现实世界? 

离情依依,看着熟悉的老友,在视线中消失。 成功的相聚,忘了有没有说下次再见。这,是最好的状况;这,是自己的主观认定。对方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与解读,或早已迫不急待想拔腿走人了。 

静思的夜晚,重新在脑海中播放一次重逢情景,然后,再试着剪辑出最爱的片断,回味再三。 但是,一场令人满意的重逢,也会令人产生烦恼。 

如何再续前缘?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腾出个位置腾出个时间,给重逢的老友?也很可能因为忙碌,彼此又将形同陌路,音讯再度消失,空留手上的联络方式。 

叙旧风险 

异乡游子返乡,会有与老友重逢的机会。由于长时间旅居国外,老友总把我当客人看待,以主之尊, 想要营造最佳重逢情境。 

有一间秘境咖啡厅,风评甚佳。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寻寻觅觅,入座,还得轻声细语地谈,不是很尽兴自在。又有著名下午茶,像菜市场般喧哗,谈话的情绪时常被打断。 

有一次和老友在电话中争拗,吃高档的还是乡土的?未叙前已坏了心情,勉强赴会,自知和老友的距离已远。 

无意之间的一次,却令人感动。和老友走在台北街头,补习街、新公园、书店街……仍能寻到些许旧日的影子,共同走过的岁月可谈。熟悉的街道巷弄,走走停停,倾诉倾听,满是温馨,一毛钱没花——噢,不对,喝了一杯公园号的酸梅汤,仍是四十年前古法酿制的原味。 

 

有人提议组团旅行,好好地办一场重逢之旅, 我支吾其词。 

旅途之中有太多暴露真实个性的时刻,连情侣或夫妇,都常闹得不可开交的地步,更遑论多年未见的老友了,那可是我不愿承担的风险。 

重逢,总不愿落得“往事只能回味,相见不如怀念”的下场;但,其中牵动的因素,又岂是个人所能掌控的? 

/

晓澄,被归类为象牙塔中的人,但对吃喝玩乐时尚商机,他其实很懂。 

原文取自12月份《品》的第134页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