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是成双成对的数。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奇数,果然发挥了神奇作用。

TEXT 梁东屏 

华人讲究完满,所以双数一直是代表吉利的,过年给儿孙辈发红包,无论大小,总要凑成个双数;参加婚礼送红包,更是讲究,送了单数,就触了新人的霉头。华人盖的大楼,很多都没有第13层,而是 12 1⁄2层,就是因为13这个数字不吉利。 

双双对对总让人开心,形单影只就平添落寞。

别人开店,送个“一路发”(168,后面要加几个零,就看个人能力了)的红包,别人会感激不 尽。或者更干脆一点,包个“发发发”(888,同样的,后面要几个零,悉听尊便),那就更让人感激涕零。

其实,这些都是心理因素居大。很多年前,我 在美国纽约市当记者,就采访过一个新闻。当时一家华人开设的海鲜餐馆开幕,取的名字就是直截了当的“888海鲜餐馆”。顾名思义,老板当然是希望 生意火红。 

餐馆开张之后,生意确实很好,真有一路发到底的架势。哪里知道才一个星期就发生枪案,两批敌对的帮派分子,在高朋满座的餐馆内狭路相逢,其中一方拔枪射杀对方老大,正好也是开了 “叭叭叭”(888)三枪。 

餐馆里发生了命案,还上了媒体头条,生意从此一蹶不振,很快就关门了。

所以,双数也并不一定就好;同样的,单数也并不一定就差,而且很多时候,单数比双数有用。 譬如说国会议席多是单数,为什么?因为这样投票表决时才分得出胜负。四年一度的精彩世界杯足球 赛刚刚闭幕,足球比赛进球不易,在难分胜负时就 要靠点球(penalty kick)来决一高下,这时单数就发挥作用了。 

三,也是一个有趣的单数,比孤伶伶的“一” 有用得多。 

三发威力 

至圣先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什么是三人?如果只是两人,就无法“必有我师焉”了吗? 

朱熹《论语集注》的解释是:三人同行,其一 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 

换句话说,只有两人同行,则无从比较,无法分辨另一人是善是恶,则无从师起。正因为是三人同行,自己才能拿另外两人做一番比较。 

这当然并不是谁好谁坏的简单概念,因为很可能另外两人都好,只不过就算是都好也有高下之分,不是吗? 

 

《战国策魏策二》有“三人成虎”的典故。大臣庞恭陪太子到赵国做人质,临行前问魏王:“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魏王答“否”。庞恭 又说:“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魏王答“寡人 疑之矣”。庞恭最后说:“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魏王终于答“寡人信之矣”。 

闹市有虎,是几乎无可能之事,当一人说闹市有虎,魏王一口咬定不信。两人说闹市有虎,魏王开始疑惑。三人说闹市有虎,魏王就“信之矣”。 

纳粹德国时期的宣传部长戈培尔Joseph Goebbels(1897-1945)曾经说:“谎言说上一百 遍,就会变成真理。” 

我们的老祖宗耳朵软太多了,听三遍就成为真理。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些差别,戈培尔的说法是,一个人把谎言说上一百遍;庞恭的说法是,三个人说同一个谎言(即可奏效)。三的威力,已可见一斑。 

三成神话 

其实以华文来说,“三”就是多数了。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恳求诸葛亮出山、孟子的母亲为了他的教育而三迁其居……很可能,都不只是三次而已。 

中国古代还有关于三生石的美丽传说。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人们创造神话传说,当中有一说法:每个人的前世今生、因果轮回、缘起缘灭的故事,都刻在这块三生石上。不 但许多朋友以三生石作为肝胆相照的依据,更多的情侣则在三生石上写下他们的誓言,“缘定三生” 这话就是这样来的。 

/

梁东屏,资深新闻媒体人,著作多本,曾任台湾《中国时报》驻东南亚特派员,访过不少国家领袖。 

 

本文取自9月份《品 Prestige》第198页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