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定格时间,时间流逝留下作品。Cartier透过两位艺术家的视角,与你分享时间与艺术创作的关联。

Text NATELIE TEAR 

Photography NEW STORYBOARDS

第一支Tank Française腕表,于1996年问世。表壳菱角圆润滑顺,深受女性喜爱,是Cartier Tank 系列中重要的一员,也是1990年代最具标志性表款。 

27年过去,Cartier卡地亚携新版Tank Française腕表回归。新作不仅展现无性别之分,还通过简化腕表的基本线条,省略装饰元素,体现创造性。 

随着时代更迭,腕表早已超越时计的功能,即是精品,也是艺术。就像Tank Française腕表,读取时间,也让时间留住了表匠的创作和艺术精髓。 

以下,两位艺术家探索时间与艺术创作的关联。 

YAP HONG NGEE 叶逢仪 马来西亚水墨画家 

以后的事是以后的事 

腕表 CARTIER TANK FRANÇAISE
时尚 BOSS

放眼马来西亚艺术圈,爱画麻雀,乃至麻雀已成为个人标志,我想很难再有第二人如水墨画大师叶逢仪。 

叶逢仪表示,其水墨画中的麻雀就是他本人,他用麻雀代表自己。“我的创作都是从生活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取材。” 

他坦言有时也会自嘲画来画去都是麻雀,来去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形状。然而深一层想,他释怀了。 

“人都是这样嘛!不可能多长两个手。麻雀也一样,姿态和形状不变。” 

鸟类众多,为什么选麻雀?

叶逢仪表示喜欢画熟悉的东西,大家看了画作感觉亲切,对他来说就是他的作品成功打动人心。 

不像珍稀鸟类难得一遇,麻雀几乎到处可见,仿佛老百姓。他用麻雀比拟为人,以麻雀发声(衍生作品内容),无疑是营造了一种生活中常见景物的亲切感。 

CARTIER TANK FRANÇAISE 腕表

玫瑰有情

中国水墨画多以梅、兰、竹等大自然景致作为素材。而身在马来西亚的叶逢仪,在拍摄现场画的则是我们的国花 —— 木槿,实打实地体现“如何从周围环境取材” 的创造性。 

水墨画固然给予一种恬淡的平和感,但是叶逢仪自认并非性格平淡之人。他充满无比好奇心,凡与艺术、创意感有关的,他都很感兴趣。因此,除了水墨画,也创作不少油画作品。 

访问当天,我前去观看叶逢仪在吉隆坡 GMBB举行的《永恒的爱-玫瑰油画》油画展。相比水墨画取物态的神韵,叶逢仪油画作品是意象中的玫瑰。各幅大大小小经典的玫瑰油画,象征爱的情感体现,如同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各种情感。 

以画会友

叶逢仪认为朋友是财富,很重视友情,与认识数十年的朋友保持联络至今。 “交友也是一种生活艺术,开画展就是以画会友,也是我最大的目的。” 除了画画,他也喜欢和人交流。他鼓励来看他画展的人,如果喜欢他的画,不妨来和他进一步认识,让创作成为人与人交流的桥梁。 

今年80岁的他,回头看自己的作品,会重新获得灵感。“回头看,是一件好事,但还要向前看,不可以沉迷其中。” 

自认是天赋型画家,也画了这么多年,不曾有过不想画画的时候。他甚至将画作比喻为孩子。 

“我把画当成孩子一样,卖出去就当是结为亲家,时常会去看看它怎样。” 

因为喜欢,也因为很享受,当身边人都 给予认可,更是赋予他莫大力量。画作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就能让他高兴很久。 

“那种满足感,就像是自家孩子被人称赞一样。” 

享受当下

我问叶逢仪,希望他的艺术创作留下什么?他说没想过这问题,只想着尽力画,能画多少就画多少。 

“想把感受画出来,卖不卖出是另外的事。就像我现在画再多,也不去理会要怎么处置,那是以后的事。以后的评价会怎样,也是评论家的事。 

以后怎么处理是以后的事,如果在意的话就什么都不用做了。要是自己现在(做) 什么都耿耿于怀,会很痛苦。 

最后起码自己会欣赏自己就够了,身边有人赞同就高兴,多一人(支持)多一份开心,至少自己要开心。” 

的确,如他所言,无论好坏都是要去做了才知道,只要现在做得开心,享受当下,足矣。 

随着时间流逝,他留下的作品也会成为他的声音。 

KARWAI CHAN 陈嘉慧 画家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了

腕表 CARTIER TANK FRANÇAISE
时尚 FERRAGAMO

对陈嘉慧而言,创作是一种感觉,也像是她的日记,用来记录她的心情、生活、感受、体验等。 

“比如说我看回自己的画,看着某一幅画,我会想到当时画画的时刻,感觉就像在翻看日记。” 

谈及创作与时间的关系时,陈嘉慧提到“心流”。我在访谈后稍稍搜寻了相关资料发现,心理学中,“心流”是指人们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创作过程,她常会进入心流状态。 

“画着画着时间(不知不觉)就过了, 我是很享受其中的,不在乎当下是几点。每当我很enjoy(享受)做一件事情,或一种状态时,看一眼手表都会觉得是处于心流状态,浑然不觉时间早已过去。” 

画人之前

如果“喜欢画画”是天赋,那么不因家庭条件无法学画而放弃,并且通过观 看YouTube学习画画,称得上是陈嘉慧为后来成为油画家付出的努力。 

小时候画画,是因为喜欢,长大后画画变成是一份职业(画家),压力自然也会随之变大。 

“小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反而不会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所以我才会通过YouTube学习。后来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个性与想法,也画了很多人;通过了解他们,用我的感觉去画画,变成属于自己的创作。” 

事实上,她也画过其他非人像作品。幼年刚接触画画时,从风景画入门,长大后也尝试过抽象画。之后因缘巧合接触到 Formula 1(简称F1)领域,为多位著名赛车手画人像。这些赛车手的成功事迹深深启发了她,也激起她对人像画作的热忱。 

“我画很多人。在画这些人之前,我必须阅读关于他们的历史、故事,去了解和感觉他们。” 

她以F1车手为例,他们完成赛事的兴奋、得奖的激动时刻,都可以激发创作者的灵感。常听人评价人像画作与画中本人是否相像,其实就是和画者对被画对象的了解与感受的深浅有关。 

了解多深

谈及印象深刻的画作,为F1画的其中一幅《Ayrton Senna》,是陈嘉慧创作以来,至今最满意的人像画作,已被歌手林俊杰购买。 

至于《Man Wonder Women》,她认为这幅画作最能代表她自己。那是大家熟悉的勇敢迎战的女战士Wonder Woman,身穿的战甲上有着名牌标签,被红色塑料袋套住头,摆出蒙娜丽莎的招牌姿势。 

她解释,Wonder Woman骁勇善战,美貌更是超越了一众超级女英雄,她的超能力却总被忽视或遗忘。 

同样的,蒙娜丽莎画像在艺术界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大人小孩或许都对蒙娜丽莎画像不感陌生,但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蒙娜丽莎这号人物? 

不良遭遇

求学时期,陈嘉慧遭遇过校园暴力,长大后还曾因没有正式学画而被质疑画画能力。甚至,她那靓丽的外表也被人捏造是非,指她的成功是靠美貌而非实力。 

种种经历,至今听她谈起,也能感受到她的忿忿不平,故这幅《Man Wonder Women》传递了她想说的话: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更不要以貌取人。一个人(Wonder Woman)无论外表如何(穿名牌),都不影响身能力。 

自认为是后天努力型,陈嘉慧谦虚表示,她的画家生涯还处于成长期。 年仅26岁的她,其实已创下不少亮眼成绩,包括在本地画廊Qing Gallery举办个 展,以《Superheroes: Redefined》为题,展出一系列与重塑超级英雄有关的20幅画作。 《Man Wonder Women》是此个展重点画作之一。 

造型 ERVIN TAN

发型 KEITH ONG

化妆 ERANTHE LOO

造型助理 CATHERINE CHIN

场地提供 QING GALLERY

协调 NATELIE TEAR

Natelie Tear

Digital Editor
乐观的人,爱美爱吃爱喝,热爱各种新鲜事,对旧物也感兴趣。基本在阳光底下的所有事物,都能让她保持好奇心。她相信永远保持好奇心是保持进步的动力之一。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