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表界时而发生余震,偶尔还出现大地震。让业界和媒体震惊的新闻一个接一个,表坛发生什么事?

TEXT 李嫥  

近几年,表坛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推出的新品不但产量减少,样式也没有六七年前那么精彩多变。很多业者虽不是特别乐观,但大家依然挺住,能撑就撑。 

这其中有屹立不倒的品牌,当然也有牺牲者。总之目前一般相信,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年初有官方数据显示,瑞士腕表销售量稍微复苏迹象,大家可说是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始终不敢太轻率,依旧把皮绷得很紧。 

表展办不办 

从1月SIHH日内瓦表展及3月Baselworld巴塞尔表展至今,表坛一直有新闻,比如表展传出“参展品牌大洗牌”的消息。 

上述两个表展,好比时尚界的巴黎和米兰时装周,都是全球关注、业界最重要的活动。日内瓦表展增设新品牌、巴塞尔表展今年少了近50%的参展品牌,展馆比以往冷清不少。 

之后,陆续有报导指出,某些巴塞尔表展的常客明年决定撤展,谣言满天飞。 最让人震惊的莫过于7月底的一则新闻:巴塞尔表展的最大参展集团Swatch Group宣布,明年不再参加该表展。几天后,巴塞尔表展主办机构总裁宣布辞职,又引起更多揣测。 

Swatch Group总裁Nick Hayek接受媒体访问时,还撂下一句:“我们集团没有义务为一栋由知名建筑师所建造的昂贵建筑 物摊销费用。” 

话里的“建筑物”,指的正是巴塞尔表展展馆。“摊销”一词确实用得很重,但明眼人应该不难猜到,每年参加巴塞尔表展的腕表和珠宝品牌,所须支付主办单位的租金应该相当可观。逐年下来,即便表界不景气,各大品牌每年必须缴交的参展费用似乎没少到。 

Hayek先生此话一出,直接造成了表坛大地震。因为Swatch Group是表界的龙头级企业,集团一旦撤离巴塞尔,主展馆就会空出一半。对于参加了数年表展的人而言,肯定会很不习惯。 

少了Swatch Group集团旗下品牌的巴塞尔表展,还值得各国媒体大老远破费前来吗?答案因人而异。该集团的品牌固然重要,但除了它,其他几个业界大佬(如 Rolex、Patek Philippe、LVMH集团属下腕表品牌),至今未宣布明年会否撤离巴塞尔。 

网络强出击 

你或许会问,参加日内瓦和巴塞尔表展的,不是业者就是媒体(虽然两个表展皆开放给公众购票参观),这次表界“大地震”,跟消费者又有什么关系? 

或许目前而言,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但,为何如此重要的表展,如今参展品牌的数量逐年减少?省思。 

在数码平台未发达的年代,一般表迷们透过媒体或商家,才能得知有关最新表款的消息。媒体和零售商,犹如腕表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两者出席表展,再把所见所闻传达给世界各地的买家。 

对品牌而言,零售商和媒体也好比顾问。想要得到具有建设性的反馈,推测哪些新表款会大卖、哪些仍须改进,问问商家和媒体,就会有答案。 

可如今坦白说,想要知道买家的想法,表展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途径了。 

许多品牌已经透过社交媒体、网上论坛等平台,直接和消费者交流。这样一来,腕表品牌可以更有效率地掌握市场的喜好,制造更多表迷们心仪的产品。 

品牌和买家双赢,想必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答案”吧?这当中,其实并没有牵涉到任何表展,也无形中让人质疑,表展在未来所扮演的实际角色。 

参展费用法 

既然每个品牌砸大钱,才能参与表展这类工商活动,若将这笔预算用在别的地方, 是否会带来更好的成效,增加品牌收入? 

试想想,如果有一天买卖腕表的形式革新了,品牌和表迷买家的相处模式改变了,表展的意义又会是什么?表界是否能重生,并再次取得新突破?

/

全文请翻阅10月份《品》第108页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