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真的会回来吗?Phoebe Philo,这个名字也成了商标……就像她两度离开时尚界,令人意想不到。
Text Alexandra
在瞬息万变的时尚圈,各大品牌频频更换创意总监,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究竟有几个设计师退隐江湖多年,还能令大家念念不忘?
前Celine创意总监Phoebe Philo,就是少数中的一位。她所设计的服饰风格,超越了潮流和季节,多年之后再回头看,依旧让许多人渴望拥有。
网传,今年9月她将携个人同名品牌Phoebe Philo回归时尚界(目前网站已开放注册)。背后有LVMH鼎力支持。尽管新人辈出,她的学徒们出来自立门户,但大家仍翘首以盼她复出。

根据Women’s Wear Daily(简称WWD)的报导,此次 Phoebe Philo 的个人品牌将推出逾 150 件单品,涵盖服装、珠宝、鞋类等等。甚至为了她的回归, WWD直接打出了 “Phoebe Philo is almost ready to dress you from head to toe”(Phoebe Philo几乎已经准备好把你从头到脚打扮好)这样强势的标题。
为什么她有如此让人想念的魔力?
她的来去路
Phoebe Philo出生于巴黎,父母是在法国工作的英国人。她的母亲是相当有名的平面设计师,传奇歌手David Bowie的《Aladdin Sane》专辑封面,就出自其手。
1996年,Phoebe Philo毕业于伦敦圣马丁设计学院,念的是浮雕艺术,却被同学兼好友Stella McCartney一把拉进了时尚圈。
1997年,执掌Chloe的Stella McCartney任命Phoebe Philo为设计助理。后来Stella McCartney出来自立门户,2001年Phoebe Philo正式接任Chloe的创意总监一职。这一时期的Chloe,融入了波西米亚风格,浪漫飘逸,甜美且有个性。
千禧年后的时尚圈,流行波西米亚风装扮。也许从那个时候起,Phoebe Philo便展现出可以左右时尚圈的独特审美观。
之后几年,她的简约美学也逐渐成形。当极简遇上浪漫的波西米亚风,Chloe潇洒不羁的女性形象让人着迷。2004年,Phoebe Philo夺得英国时尚大奖年度设计师大奖。
在Phoebe Philo的世界里,家庭永远排在第一位。执掌Chloe时期,她生下第一个孩子,这让她成为奢侈品牌中第一个休产假的创意总监。2006年Phoebe Philo为照顾家庭而辞职,这是她第一次为了家庭离开时尚圈。
几乎又是十年之后,即使她执掌下的Celine如日中天,她依旧为了照顾家庭,第二次辞去创意总监职务。
但,在法国时尚圈,却传言她“每次的离去,并非为了家庭,而是因为身心健康出问题”。
黄金十年
2008- 2018年,是Celine在Phoebe Philo执掌的期间,被评为黄金十年。
受访时Phoebe Philo曾说,奢华不能以牺牲舒适为前提,她也不主张女性通过裸露来展示自己的性感。所从她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刻意暴露性感部位的礼服。
充满力量而强大,一种现代的极简主义风格——这是她想要的。
厚实柔软的毛衣、宽松的阔腿裤,再搭配一个精致的配饰(如包包),竟然可以即舒适又时髦,整体简单有趣,细节之处令人惊叹。
在Phoebe Philo的操刀下,每一季的Celine广告不是在卖力吆喝推售商品,而是在分享一种风格,一种无关年龄的淡然自若高级生活方式。内在精神世界的富足,完全展现在服饰的线条和轮廓。
她尤其钟爱由超模Daria Werbowy演绎Celine时尚:慵懒舒适的姿势,面无表情却有着摄人心魄的眼神,不露锋芒就以让人移不开眼。这种发自内在的强大气场,正是她心中理想的现代女性风貌。
不仅仅是因为Daria Werbowy与Phoebe Philo的外形气质神似,两人也同样自立,具有冒险精神。例如,前者热爱自由航行和冲浪,身上的两个船锚纹身,是她与父亲一同横渡大西洋的见证。而后者为家庭放下事业,漫长离去又再回到职场,勇于挑战人们对她的接受度。
热潮依旧在
Phoebe Philo的极简美学深入人心,甚至在她宣布离开Celine时,还掀起粉丝抢购她设计的服装、包包。
在Instagram上,有粉丝自发建立@oldceline帐户,只为记录Phoebe Philo时期的Celine的独特美学。这帐号至今拥有接近40万的订阅者。
据《纽约时报》报道,奢侈品转售电商Re-see在2022年10月举办的一场拍卖,200件Phoebe Philo在Celine期间的作品几乎被抢空,买方包括杂志编辑、小众时尚品牌设计师、模特、造型师等。
据Re-see网站负责人称,Phoebe Philo时期的Celine时尚品,在该平台的上转售最高的品牌,仅次于Chanel和Hermes。
我真的太喜欢Phoebe Philo执掌Celine的年代,但那时我还在念书和初入职场的阶段,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喜好买单,真有些恨晚出生十年。
202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在北京的Celine门店居然有卖Phoebe Philo的作品,但Covid期间,没法飞去中国买,于是拜托在北京的朋友奔波几十公里,帮我买下唯一一个全新的墨绿色Clasp、一个蓝白色Frame,如获至宝。害怕邮寄过程中出意外,硬是等了两年让朋友带来新加坡,我才终于拿到这两个包。
最近有一次拎着心爱的Clasp上班,被集团时尚总监Johnny Khoo看到,还打趣说因为这个包,要给我加分。
“它是永恒。”他认真地说道。
超越极简风
写这篇文时我在想,极简主义又不是新的东西,为什么Phoebe Philo那么值得关注?Phoebe Philo离开后,极简主义这条赛道里也不乏佼佼者,比如:
Phoebe Philo的得意门生Daniel Lee,先后执掌Bottega Veneta和Burberry,将从Phoebe Philo处学来的制造爆款功力,成功改造一个又一个老品牌。同时,他也创作出自己的风格,叫好又叫座。
美国品牌The Row,材质高级,剪裁流畅,价格不菲。被认为是Phoebe Philo离开Celine后,最具竞争力的极简风格品牌。
前Hermes设计总监Christopher的自创品牌Lemarie,轻描淡写的极简风格,在工艺学院里办秀,如同巴黎的一阵清风,精准拿捏当下最火的“知识分子风”……
无可否认,Phoebe Philo自有她的个人美学,而且超越了Less is More,更关乎女性穿衣的自信、自豪、力量感。
她提倡用自然美来鼓舞人心,又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女性可以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活,家庭也好,爱好也罢,时间和年龄都不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就算现在极简风不乏红人或潮品,人们仍然满怀期待Phoebe Philo的回归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如果这次她真的复出,没有了沉重的品牌历史,而是纯粹的Phoebe Philo个人品牌,即使她改变风格(舍弃极简风),我都一样期待。
目前Phoebe Philo的个人品牌Instagram账户已宣布可以开放注册,注册后可第一时间收到品牌最新消息。许多人(包括我)已经在排队,等着给Phoebe Philo送钱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