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智雄 沉船探险
天不怕,海不怕。爱好潜水的机长,克服两个极限,能在天上飞,也能水下游。探索海底沉船,让他大开眼界。大海也教他,不要自以为是。
TEXT 秋雁
潜水发烧友黄智雄Ong Chee Hoon,本职是新加坡航空机长,有近18年的飞航经验。不在天上飞的业余时间,他喜欢潜进水里。
爱上潜水12年,黄智雄目前是合格的休闲潜水教练,也考获技能潜水执照,曾到北海道体验冰海潜水。多项潜水活动中,他偏好洞穴潜水(cave diving)和沉船潜水(wreck diving)。
看了一段洞穴潜水录影:深水的洞穴里,乌漆麻黑又狭窄的通道,潜水者背着氧气筒,穿着蛙鞋,一身笨重装备,小心翼翼穿行。看上去,略觉得有压迫感。这与我想像的辽阔大海、自在畅游有落差。究竟水里,有什么吸引他,叫他如此着迷?
原始于海
黄智雄形容,他喜欢的海底世界,像进入另一个世界,宁静神秘、无重量,让他上瘾。
“地面上再大的重量,一进入水中,都会因为浮力效应,而变得毫无重量,weightless。在水里体验到的轻,我喜欢这样的
感觉。
休闲潜水,我喜欢看海里的大自然和海洋生物,如珊瑚、鬼蝠魟(manta ray)。潜水探索洞穴,我还看到白化鱼(albino fish),才大约三公分长,它们没有眼睛,对灯光也不敏感。很神奇,引发我对动物进化的一些联想。
探索战时沉船,很近距离见证沉入海底的历史,洞察隐藏在里头的故事、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都让我惊奇。”

44岁的黄智雄说,这些都是潜水对他的吸引。早在当兵时他已接触休闲潜水。退役后隔了好一阵,12年前才重拾这项运动。之后,他还考取技术潜水执照,开始潜水探索沉船。
“我曾到意大利、克罗地亚,探索亚德里亚海(Adriatic Se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舰。也到过菲律宾,探索南海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舰。我们这一带(东南亚)海域的沉船都遭毁损、盗窃,破坏原来的模样,摧毁了历史。
慢慢潜入深海,离开水面越远,海里渐渐变得黑暗;越靠近水底,巨大的沉船身影渐渐成形,叫人叹为观止。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刺激我的想像。第一反应是:哇!
在克罗地亚,深海的温度很低,约摄氏8度,而且水深不见阳光,所以海底的战舰、鱼雷等战争遗物,依然保存得很好。我看到很原始的东西。很神奇,能够亲睹这些近百年的历史。”
洞穴潜水是什么?为什么让人着迷?要到哪里才可以进行洞穴潜水?完整文章,刊登在6月号《品 Prestige》。
Photography LAVENDER CHANG
Styling WILSON 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