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赏2022年Maison&Objet的精美设计,想想,何谓新奢华?
TEXT 秋雁

超奢华,Uber Luxury:工艺美术与新技术的结盟。此新科技,是让奢华攀上更高峰的推手。
日本亿万富翁委约,Rolls-Royce劳斯莱斯携手Hermès爱马仕打造的Phantom Oribe,就是超奢华的代表作。3D打印、 设计师与物理学家一起开发新材料,如丝线、铜和LED‘编织’的布料等例子,是科技带动的新材质。
超奢华的世界,美丽无极限,天外有天,还有一个长长的等候名单(很多人排队等着买)。
大众奢华,Lux Populis:指的是“街头文化、真人秀、Instagram和TikTok等社交媒体等大众文化引领着奢华”。这个名词意涵流行文化的权利与力量。
例子不胜枚举:TAG Heuer以Super Mario推出限量版腕表,Gucci以小叮当为灵感设计的胶囊系列、Virgil Abloh 生前的限量版涂鸦家具、Dom Pérignon 携手Lady Gaga推出限量版香槟、Louis Vuitton钦点K-pop之王BTS担任品牌大使、 街头艺术家Banksy和JR的创作以高价进驻收藏家的住宅……
以上即是,2022年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 Maison&Objet定义的“超奢华”和“大众奢华”。这两种奢华,哪一个最能吸引你掏出口袋里的钱消费? 2022年1月20至24日举行的Maison&Objet,聚焦“奢华”这个概念,希望通过策展人精选的展品,引导观展者重新审视何谓新奢华(New Luxury)。 Maison&Objet认为,消费者不再一 味追求价值连城的超奢华,而更倾向大众文化带动的新奢华。然而,这不表示奢华的高级定制背后的手工艺和技术不再重要,而是:在以匠心成就卓越的基础上披上一层大众/流行文化的外衣。 展览活动总经理Philippe Brocart如斯比喻:“人们来到巴黎,是为了挖掘这座城市独有的生活方式和专业知识。” 也就是说,对异国风情的审美,是人类产生奢华概念的一大关键。这一点,在历史上有迹可循。 十八世纪法国的精英们,沉溺于令人愉悦的居家生活环境。当时,东方贸易增长,引起西方对富有异国情调的东方文化(尤其日本和中国)奢侈品的兴趣,陶瓷、漆器和丝织品特别受欢迎。 巴黎的“marchands merciers”杂货商,便找来不同艺术家,加以装饰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瓷器品,可以说是联合创作的鼻祖。 奢华,给人的联想一般上是珍稀、名贵、 新奇之物,或是挥霍无度、美丽精致的奢侈品。自古以来,奢华一直深植于物质享受和物欲主义,不是生活所需,而是多余的东西。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于2020年10月举行《奢华品之展》(Luxes),探索奢侈品历史。 博物馆馆长/策展人Olivier Gabet接受英国BBC访问时说,奢侈品在中世纪之前被视为社会政治最高等级的标志,是被征服者奉献给胜利者的贡礼;然而,奢侈品后来逐渐成为个人的选择和爱好,不再是社会等级的标志。 Maison&Objet的研究潮流趋势者 Vincent Grégoire观察到一现象:消费者越来越强烈渴望奢华/奢侈品。他认为在这个充满变数和未知的时代,人们需要不同的东西,所以追求情感和经验(这些比较感性的东西),品牌因此也挑战创意和可能的极限,以满足消费者。 从他的观察,可衍生出至少两个值得琢磨的事项: 新奢华,不是你买什么穿什么或用什么,也不关乎何谓新。消费者不再痴迷于昂贵消费的表面价值,新奢华改写的正是价值的定义:什么才是消费者知道的、关注的、想要的。 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品味。消费者追求的是,对个人有价值、能提升生活的物品。没有意义的奢华,是浮华。 如果奢华含有排外的性质,那么新奢华的特质有包容性。而在气候变化带来环境祸害的笼罩下,新奢华必须包容的还有大自然。也因此,奢华品的耐用性是一个关键。 在自然资源不断减少、过度消费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今天,奢华必须与大自然和睦共处。否则,添购奢华品时,必须付出昂贵代价的不只是消费者,还有大自然。 原文刊于2022年1月号《品》杂志新奢华
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