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About Doors
世界上不同的门,开关之间,诉说着不同的故事。呼应本刊这期主题,带你去开门。
TEXT 秋雁
开门关门,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开关之间,引发了一些联想:主权和自由。
门的用途,是让人或物出入。以保险箱举例,为了收藏贵重物件,门必须关上。但,这个门也要能开,主人才能取得里头贵重的物件,否则里头再多好料,也是空。
门的关合,并非理所当然。一扇门开不了——牢房,你失去的是自由。这扇你无法自由开关的门,说明了门的开合,具有象征性意义。
政治闭门
德国凯旋门从历史角度看德国的柏林墙和勃兰登堡门。冷战时期,把柏林一分成二的柏林墙,1961年开始建造,东、西两边的市民不得自由通往。柏林墙把1791年建造、象征和平的勃兰登堡门围在隔离区中央,成了禁地,东西柏林把彼此‘关’在门外。
1989年,墙倒门开,柏林东、西融为一体。关与开,象征分裂与统一。
朝鲜人道的门还有一扇“黑暗的政治门”,在朝鲜第14号劳改营,我从《EscapeFromCamp14》书中知道它的存在。书中主角是逃出朝鲜的申东赫,两百多页内容,几乎每一页都详细披露了他在14号劳改营里,所遭受的非人道待遇和极权主义的朝鲜政权。
14号劳改营的门,是霸权主义的标记,站在人道立场,真心觉得,这紧紧关上的门,一定要开。
经济大门
芝麻开门把视角拉到与朝鲜比邻的中国,那里的门已经打开。说的是经济大门。
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是实例。根据政策,在原则上,所有前来投资的国家,在中国都享有平等的商业和工业贸易权。这个政策扮演了重要角色,让中国经济‘芝麻开门’。
真门假门、从历史到童话,门的关合带有很多深奥的元素和可能,超乎想像。重要的是,能自由地开关。怎么开?未必只是推拉,还可以折叠。
惊艳之门
奥地利设计师Klemens Torggler设计的Evolution Door,以上下两个可折叠的正方形门扇组成。别出心裁的设计,利用力学原理,在铰链、承轴的帮助下,可轻松地折叠翻转,完成门的开合。
另一扇突破一般思维方式的门,是曲线分明的窗帘门Curtain Door。由年轻设计师MatharooAssociates为一户珠宝商人的寓所设计,2009年获得AR Emerging Architecture大奖。
世界名门
在欧洲也有一道金光闪闪的东大门,叫世人叹为观止。指的是意大利佛罗伦萨最古老建筑物之一,圣若望洗礼堂东面正门,俗称天堂之门。由十块青铜镀金板各分五块组成两扇门;每块板上的浮雕,以圣经旧约传说中亚当与夏娃、该隐与亚伯、约瑟、摩西等十组故事为题材。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堂,建筑鬼才高迪的遗作,1882年开始施工,是世界上唯一未完工就入列世界遗产的建筑物。建筑工程之所以超过130多年,因为建筑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个人捐款。去年底消息说,这座代表性建筑,将在2026年可以完工。
英国伦敦唐宁街(Downing Street)10号,是英国首相的官邸兼办公室,其大门是闻名世界的The Black Door。这是一道有钥匙也开不了的门,就连屋主也没有钥匙可以开门,因为它只能从屋内打开。
节选自《品Prestige》2016年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