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靠电脑程序做平面设计,现在用食材打造能吃进嘴里的美丽花园(看下图)。
转换事业跑道,从新开始,你会担心:
(1)必须从头开始,甚至可能必须从最低做起,放不下身段?
(2)因为没有经验,必须减薪?
(3)追随梦想,赚不到吃?
TEXT 秋雁

下面4个成功例子,告诉你,只要从“心”出发,半路出家也能赢!
吃货顺便参考亚洲最佳餐馆,下回出游或可解嘴馋。
1.从数字到美食
迈入第四届的“亚洲50最佳餐厅”(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公布,来自菲律宾的Margarita Forés荣获2016年亚洲最佳女厨师奖。

Forés本来是一名注册会计师。1986年,她在一次意大利旅游中,爱上正宗意式美食。回到菲律宾以后,她决定听自己的心声,往烹饪领域发展。
今天,Forés是一名拥有丰富烹饪经验的厨师,也是一名美食家。她在菲律宾开创的Cibo意大利餐馆,在马尼拉就有10间分店。此外,她也创立香槟及美食酒吧Lusso,以及主打“农场到餐桌”餐饮概念的意大利料理餐馆Grace Park。
2.三星级厨魔
有厨魔之称的厨师Alvin Leung梁经伦,在英国出生,加拿大长大,原是一名工程师。因为 对烹饪感兴趣,自己钻研料理,无师自通,成为名厨。

他在香港开设的Bo Innovation在2015年的“亚洲50最佳餐厅”上排名28。今年排名如何,2月29日,于曼谷W酒店举行的颁奖礼上才有分晓。
餐馆也荣获法国权威美食指南米其林的三颗星。他在伦敦也开设Bo London,荣获一颗米其林星。
3.牙科+空少=乳猪
牙科加空少等于乳猪;这不是什么数学难题,而是菲律宾厨师Tony Boy Escalante的料理故事。

他本来念牙科,3年级那年发现自己更爱环游世界,毅然放弃学业,跑去当空少。因为到处飞,所以开始对欧洲和亚洲料理产生兴趣。
不飞以后,他和妻子齐心经营农场,为马尼拉的高档餐馆供应新鲜食材。1999年,他离开菲律宾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Regency Park Institute of Tate学艺,追求厨师梦。
他在菲律宾开设的Antonio’s,去年在“亚洲50最佳餐厅”上榜上有名,排名47;招牌菜是lechon de leche烤乳猪。
4. 打工仔变老板
Vicky Lau——“亚洲50最佳餐厅”去年的亚洲最佳女厨师,和今年的奖项得主有个共同点。两人都是中途转换跑道,投身烹饪领域的杰出女厨师。

Vicky Lau毕业自纽约大学的Graphic Communications系。当了几年的平面设计师以后,她一次度假,报读曼谷的知名厨艺学院Le Cordon Bleu,从此踏上烹饪这条路,现在是香港获米其林一颗星的Tate Dining Room老板兼主厨。开头的芝麻和抹茶甜点Rock Garden,就是她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