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波无限——卢静君
男女平等,女人的独立是理所当然。卢静君这样认为。当发现未必如此时,她站了出来,推动女性领导层为公益出力。
TEXT 秋雁
MAKING WAVES爱波无限
善念萌生善心,善举传播希望。五名女超人通过小小举动,在不同慈善领域放松爱的磁波,关怀别人,温暖周围。

《太阳的孩子》是郑有杰和Lekal Sumi执导的台湾电影,讲述为了生活到城市工作的女主角Panay,回到部落挺身带领族人,对抗扰乱他们生活的“卖地换进步”开发计划。
这是热爱电影的Centre for Non-Profit Leadership(CNPL)总监卢静君Winifred Loh推荐的影片,因为故事传达了很多关于家庭与社会的价值观,值得学习。还有重要的一点,向来关注女性议题的她,也被影片女主角挺身而出的勇敢所感动。
卢静君认为,电影有助带动思想与对话的交流,从而推动社会利益。她希望,这部影片能激励女性,不论面对什么难题,都 勇敢克服,不退缩。
片中,Panay辞去城市的工作回到部落,面对担心一家生计的女儿,她安抚道:“我们不会很穷,只是没有钱。”
这句话反应女主角的坚韧,面对难题也不怨天尤人。很像是卢静君会说的话。
无法冷眼旁观
卢静君出生小康之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毕业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一直从事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她的时间、财产,没有多到可以捐出来,多年来却致力于女性公益事业,目前是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属下CNPL的总监。
初踏入社会,加入提供发展领导才能、社会责任与增进友谊机会的组织:国际青年商会(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那个时候亲友都笑她:吃饱太空闲屁股痒。
约十年前,她在新电信任职时,有一年的时间,每星期少赚一天的薪水;捐出那一天时间,在AWARE妇女行动及研究协会义务服务。
“做这些,我觉得很有意义,从中也学到很多。人生不是一场观众性运动,你不能坐在观众席冷眼旁观。我的家境不富裕,但也不是穷得家徒四壁。小时候住在一房一厅的政府组屋,靠自己的努力和本事生活,因此产生社会正义感和同情心吧?我没有很多钱,但我觉得应该给予他人帮助。
我是天主教徒,也在天主教女校接受教育,同学不分贵贱,每个人都有同样机会,我们懂得争取机会。对我来说理所当然的,在学校以外,对一些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女孩,(机会)原来遥不可及。
我妈妈成长的年代,社会普遍觉得女孩子不需要受教育。她是在十岁,我外公去世后,才自己报名读书。或许是妈妈的自主,给了我正面影响。女人绝对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
踏入社会后,发现女人要升上领导层的位置不容易。原因很多,有些女人为了生儿育女离开职场,但也因为事业发展的机会并非男女平等……如果女性选择放弃机会,OK我尊重;但她们应该有机会去选择要不要(成为领导层),而不是被剥夺机会。社会对于男女的要求,有很多不明文规定。我追求的男女平等,不只是女性有机会发展事业,男人也该有照顾家庭孩子的机会。”
在卢静君憧憬的公平社会里,企业尊重男女平等,不单只是数字上的进步(管理层有更多女领导人),而是在运作上更重视职业女性的相关问题。她梦想有朝一日,企业能视性别审计为规格,确保男女员工人数平均。
Photography CHER HIM
Styling WILSON LIM
Special thanks Clé de Peau Beauté。完整文章,请翻阅2017年3月号《品 Prestige》第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