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36年来第一个女主席——池舒颖认为,好设计的关键是沟通,而沟通的关键在于“爱不爱人类”。

TEXT 陈彬雁  PHOTOGRAPHY Joel Low  ART DIRECTION Ang Poh Lee  STYLING Felix Woei

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原来都在大自然里面。

“一次到飞禽公园看到蜂鸟,深受吸引。它一身的黄蓝颜色组合太精美,简直是动人心魄。那一刻,我想起设计师费尽心思配搭出来的colour scheme(配色方案),原来可以来得那么轻而易举。”

刚刚在7月出任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Design Business Chamber Singapore)主席的池舒颖Chee Su Eing,说了这样的小故事。她经常鼓励团队参考大自然,发掘大自然里的密码,用之丰富设计。

墙壁不是你的

池舒颖认为,好的设计,来自设计师敏锐的观察力。往往接到新的案子时,设计师第一个要做的,不是设计。“而是身临其境去观察,去感同身受。”

她以大巴窑一带职总保健合作社属下的乐龄服务中心为例,说明要有效地规划空间,首先得了解年长者中心的老人家在这里花多少时间、在这里从事哪些活动?同一个空间,又还有哪些其他使用者?他们有哪些需求?

“其实就是角色扮演,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看整个空间,借此创造适合的空间格局。比如,这个乐龄服务中心的范围里有好些柱子,原本构成设计上的挑战。最后我们的设计团队模仿公共巴士站的设计,依着柱子装置软垫座椅,打造老人家聚集聊天处。”

她说可喜的是,后来经常看到老人家三三两两在这里互动,可见设计取得乐龄人士的共鸣。

“这也再次说明,设计可以让我们聚焦于生活中值得放大和庆祝的小事,只要设计师拿出同理心,只要他对空间所在的实地环境足够敏感,甚至懂得融入可持续设计元素,都能让设计更具启发性。

所以,设计师真的不能因为想在某一处添一道粉红色的墙,就真的那么做。我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样子的设计能够带来快乐?”

她领悟到,设计师的工作包含太多元素,需要善巧与高度的灵活性去接应。

“建筑师也好,室内设计也好,不光是动笔设计而已。即便在设计方面很有天分,设计元素也只占据工作的三成,其余的工作内容,是和空间的不同使用者沟通;考虑到地主或是客户的要求,用灵活的设计解决有关人士的问题。

每个设计案子牵涉的人很多,大家的着眼点和考虑都不同。一个设计专才如果不够热爱人类,对人类的观察不够入微,就不太容易做出好的设计。”

真不需要太多

池舒颖也是屡获殊荣的全套室内设计公司D’Perception的创办人兼董事,冠病疫情让她重新省视空间。

“这一两年,我发现我们真的不需要很多实体空间,我们需要的反而是灵活有效的空间规划。记得我第一次对室内设计产生兴趣,是在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我翻开室内设计杂志时,看到里面的设计,空间的组织完美,让我立下志愿要踏入设计的行列。”

出身建筑系的池舒颖表示,下来希望借用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这个跨学科平台,积极推动并倡导将设计用于社会公益事项,让好的设计服务社会。

“其实就是design for good(为善设计)。”她期许,今后在平凡的每一天都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点亮他人。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将2021年定为:欢庆新加坡女性年(Year of Celebrating SG Women),作为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36年来的第一位女主席,池舒颖的走马上任具代表性。她透露,过去八年参与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让她有许多机会在设计及商业群体的两端搭建桥梁,让两者产协同效应,给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无畏无惧决心

问池舒颖,假如不从事设计,会做什么?说话客客气气的她答,应该会从事教育。

喜欢晨跑,下班回家会为家人准备爱心晚餐,闲暇时最爱绘画。她有三个孩子,大儿子26岁,大女儿24岁,小女儿21岁(最小者去年才去了英国深造)。

一旁同事秋雁听池舒颖这么说,有感而发:“你的女儿真大胆。”

池舒颖反应又快又妙:“应该说是我大胆吧?”

疫情最沸沸扬扬之时,池舒颖放胆让女儿离开家到外国去,学习一个人处理生活的大小事。她想起,自己二十来岁的时候,也和女儿一样,有一股无畏无惧、什么事都放胆去做的决心。

“那时候,每周一个人从新加坡开车往返柔佛州小镇士乃(Senai)。那时候,我受雇为一家酒店的设计顾问,每周得到士乃开会。那时候,哪里有高速公路?不过年少轻狂,不知害怕,车子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三十多公里,我一个人。很难忘那一段青春岁月里的日子。”

感觉眼前55岁的池舒颖,目前就处在人生一个最美好的阶段。

她微微一笑:“我自小热爱美术,小时候家里没有太多玩具,不是在走廊上玩闹,就是剪纸、制作纸娃和玩五石子。家里没有笔筒,那就找个玻璃瓶,动手改造。娃娃的衣服,也是我亲手制作的。慢慢的,我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就是从无到有制作出美的东西。”

看来,小时候的池舒颖已经意识到,设计可以为生活增添光彩。

“转眼孩子大了(自立了),现在的我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自己喜欢的事,享受设计的过程,以及它带给我的创造力、可能性。”

还有快乐。

 

原文刊登2021年10月《品》

 

包真挚

Deputy Editor

曾经当过电视编导/记者。喜欢旅游,喜欢看书,旅游时喜欢逛书店。有时候会附庸风雅,进入一些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念书时,经常跑书店翻杂志,不曾想过到杂志社工作,结果来了《品》。高兴这里认识你。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