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酒店、投资银行业转跑道,为亚洲新贵打造梦想婚礼,周莉莲建立了一盘数百 万元的生意。但是,不要叫她婚礼策划人。
TEXT 秋雁
PHOTOGRAPHY SIMON SIM
STYLING FELIX WOEI
“你好,我是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周莉莲。”
打冷访电话(cold call)时如上介绍,周莉莲Lelian Chew几乎百发百中,成功约得执行级高层与她会谈。不仅因为她的声音有魅力,说话也具说服力(访问发现的),还有高盛集团的信誉保证。
深刻体会到信誉保证的威力,周莉莲创业时便立下目标,欲打造“婚礼策划界的高盛”,因此,提供客制化奢华婚礼策划服务的公司取名The Atelier & Co.,名字完全没有她这个创立人的影子。她不讳言“跟高盛学的”,她要建立一个会增值的品牌,而不是主打自己。
2015年在香港成立至今,周莉莲四年内建立一盘上百万新元的生意。目前37岁的她,主掌的业务包括跨香港和新加坡的婚礼策划服务The Wedding Atelier,以及本地两间花店The Floral Atelier。
真的没想到。当年就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时,周莉莲想像37岁的自己,并不是老板娘,而是四个孩子的妈妈。
有更大野心

VAN CLEEF & ARPELS 胸针
在南大商学院主修酒店管理,周莉莲当年以优异成绩毕业。院长为她写推荐信,发给新加坡好几家五星级酒店。
为了跟当时的莱佛士控股总裁,被誉为新加坡第一女强人的蔡琼莹Jennie Chua学习,周莉莲加入莱佛士酒店当管理培训生。
“我的工作包括为蔡琼莹撰写演讲稿,每两个月到不同部门学习,也有很多出差机会。对23岁的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经验。这一行的升迁需要耐心等待,但是我有更大的野心。”
千禧年初,投资银行属于热门行业。尽管没有半点金融底子,周莉莲还是申请高盛的实习生职位。
“其实,当时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公司,只是偶然知道他们在聘请实习生。进一步了解之后,觉得我最可能胜任的就是投资管理,因为我在莱佛士酒店接待过很多贵宾。”两者共同点是服务贵宾。
在被高盛录取之前,四个月里经历了近三十轮面试。为了应付面试,当时还有全职工作的周莉莲,下班就跑到南大或国大找念金融系的朋友恶补。朋友看衰她: 你不可能被高盛录取的。
关键的一题
那么多轮的面试和问题中,周莉莲印象最深刻的是第24轮,一名高层问她:休闲时 候做什么?
周莉莲答,因为喜欢表演唱歌,所以每当如《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等音乐剧到新加坡巡演征聘本地班底时,她都会去试镜争取演出机会,虽然从来没有被中选。 “面试官听了,告诉我:‘没有金融底子没关系,你尝试让生活更精彩的努力十分可嘉。’现在我面试新人时,也会问这个问题,因为一个人愿意打破日常,表示他肯为目标而付出多一点。”
我惊叹,周莉莲为了一个实习职位,经历近三十轮面试。
“这个严苛面试过程很正常。其实被录取是最容易的事,难的是正式加入后的工作。首三个月最艰难,每天只睡三小时,只有星期六可以休息,星期天我回公司将勤补拙。我还和初恋分手了。”
她不好意思透露,她在高盛的外号是Weed(杂草)。听起来负面的单字,包含的是她坚持不懈的不死精神。
“在高盛的十年,我领悟到人的顺应能力和意志能有多强。很想很想要的,你就一定会去实践。现在团队总问我:为什么总是say yes,不接受no?因为,如果团队做不来,我来。”
调侃她像个女魔头。不畏挑战极限的她说,不会强迫团队去做那些连她都办不到的事。
简直是疯了
以零金融底子加入高盛,周莉莲后来获选加入公司为主攻中国首富市场而设立的精英小组A-TEAM,派往香港工作。
“很多人说A-TEAM的组长很苛刻, 我却从她身上学到很多。我的首要工作是研究中国富豪,到香港的第一周,就随组长见了五名首富。”
在香港工作一年后,周莉莲累垮了。
“也不是什么严重大病,却住院五天。当时才如梦初醒:我在投行拼了十年,为了 什么?接下来呢?”
为了人生下一个目标,周莉莲递出辞呈。老板欲挽留人才,要她放假半年再回来,但她去意已决。
身边亲友认为她辞了年薪让她过上舒服生活的工作,简直疯了;惟独丈夫,百分百支持她。
“他对我说:不管你做什么,我知道你一定会做得很好,我也会帮你。”
四年前,周莉莲创业当起婚礼策划人。“因为我骨子里是浪漫主义者。策划婚礼等于结合我的兴趣和技能(在投行掌握亿万富豪的心理与需要)。至今,见证新人说我愿意,我还是会感动落泪。”
生意在其香港住家起步时,几乎零成本。当时,丈夫的朋友送来四台电脑和一台笔记型电脑当贺礼,祝语是:我们相信你的生意会扩大,未来会聘请职员。足见她在朋友圈中,势在必行的形象多鲜明。
接下第一宗生意后,考虑到门面的重要性,她在香港中环租下办公室,丈夫帮忙油漆、组装家具,能省则省。
目前,她的整个团队共18人。今年7月,她于新加坡设立公司总部,面积达7000平方尺。未来放眼中国市场,准备今年在上海设办公处。
完成不可能

VAN CLEEF & ARPELS 耳环 手链
开业时,周莉莲抱着一台笔记型电脑, 一个人‘包到完’。没经验也没有业绩记录,赢得策划第一场婚礼的关键,表面上归功于一件Oscar de la Renta婚纱,实际上是她主动争取、永不言败的精神。
与客户见面,准新娘提到梦寐以求的婚纱,周莉莲因为一直留意婚礼相关消息,一听便知道是哪一件,还能说出很多关于该婚纱的设计细节。
“我还夸下海口,说隔天就能安排她试穿这件婚纱。有个点头之交在该品牌工作,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联络他,还真借到了那件婚纱。”
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大三那年,她争取筹办学校主办的部长座谈会,当选筹办委员,还成为首个邀得李光耀资政参加座谈会的筹委。
《Martha Stewart Weddings》是婚礼相关内容的殿堂级刊物。周莉莲花费18 个月策划的一场马尔代夫小岛奢华婚礼, 登上了该杂志封面。
“刊载足足有十版!那场婚礼的地点是海中小岛,运送是一大挑战,家具、鲜花、装饰等等,整整运了一吨的货柜,船程耗费14小时。
婚礼燃放烟花那刻,我哭了,既疲惫又欣慰,很震撼,同时又松一口气。”
一直是该杂志忠实读者,周莉莲的呕心沥血之作成为登上杂志封面的首个亚洲婚礼;于私,是梦想成真;于公,则是为品牌开启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里程碑。
还有,去年9月,她出差到了丽江山上,而未能及时回复英国BBC电视台的一封电邮,差点错失良机。
“是一封有关拍摄亚洲婚礼的询问电邮,因为发送到公司电邮信箱,我大约十天后才看到。虽然马上回复,但没得到回音。我没那么容易放弃嘛!
再发了两封电邮。第三封,我附上公司的简历和业绩记录,对方五分钟后回复。联系以后,碰巧我将出差伦敦,便约好见面。”
她最终获BBC钦点,参与录制以“亚 洲新贵婚礼”为题材的记录片。摄制团队去年底开始跟拍周莉莲及团队,历时四个月,地点多达12座城市。
买四件婚纱
在谷歌搜索周莉莲,出现的连接词一定是“婚礼策划人”,不过她不太喜欢这个称号。
“策划婚礼确实是我的工作,但这样的形容,不足以完整说明我的工作范围。我们竭尽全力为客户制造和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婚礼。
还在策划中的一场婚礼,新郎因为找不到满意场地,在意大利买下酒庄。哪怕只是入口处,每一棵树,每一株奶白色玫瑰,我们都依照他的要求种植、布置。
我们提供极度客制化的服务,滴水不漏。所以更贴切的形容,应该是织梦人或魔术师。”
这名能变魔术的织梦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婚礼?
“哈哈,我总共买了四件婚纱。策划自己的婚礼,成了婚礼策划工作的很好经验。我可以完全体会新娘的心理。”出嫁当天,她选穿买下的第三件婚纱。
很有前瞻精神的她,还想到一个生意点子:婚礼教育。
“这行没有一套标准,希望以我的经验,未来能设立一套标准,也设计一些适合准新人的婚礼礼仪课程。”
发型 KENNETH ONG USING KEUNE
化妆 KEITH BRYANT LEE USING HERA
造型助理 BERNADETHA W & GRACE LAM
本文取自2019年9月号《品》杂志
继续看:
吴振源 – 黑金当早餐 Benjamin Goh – Caviar For Breakfast
【五分钟品味人生】 5 Minutes With Zenith’s CEO – Julien Torn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