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管理好别人的公司,许光裕想知道是否也能把自己的生意做起,所以在近退休之年创业,善加利用废弃物。

Photo LAVENDER CHANG(受访者提供)Text 真挚

58岁时,他第一次创业,于2019年成立Nextevo,从黄梨(也称菠萝)叶提取纤维,加工处理成为纺织纱线和布料。

许光裕Harold Koh现年61岁。自己当老板前,曾先后在汽车业、货物装卸机器业、农业领域担任CEO。他曾是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菲律宾、印尼公司CEO,也曾是公司负责Opel和Chevrolet品牌的新加坡/区域总裁。在汽车行业服务了20年,他被猎头到提供货运处理机械的芬兰国际公司Cargotec担任亚太区域CEO。

两年多后他受聘印尼一家名为Great Giant Pineapple(以下简作GGP)的黄梨和其他水果(公司也种植香蕉、番石榴等)的种植/生产公司,担任董事长兼CEO。如果不曾任职GGP、没有那九年的农业管理经验,也许不会有信心从事绿色产业。更重要的是,他说:

“跟别人打理生意我做得相当成功,但就是不曾自己做生意,不知道会不会成功。约30岁时,我就希望能创业,但我并非出身于做生意的家族,没有足够资金,也没有经验,所以只能跟别人打工。”

那个深藏心中的梦想,在一次“灵光乍现”时浮出了水面。

创业东风何时来

“一天,我跟朋友约好在雅加达一家咖啡馆会面。因为交通特别顺畅,我早到了快一小时。我很少有机会独处,那时大约下午4点,我一个人坐在那里想:我一直为别人管理公司,38岁成为通用汽车的菲律宾公司总裁,驻菲律宾四年,然后印尼三年,再三年负责新加坡和区域业务,之后两年服务芬兰公司……”

那时候,许光裕还在GGP服务。当初考虑接受GGP聘请时,虽然对芬兰公司每个月三个星期都在国外公干、每年飞去赫尔辛基的公司总部十次的生活开始感到疲累,但鉴于完全没有农业经验,他考虑了五个多月才接下新工作。

“因为决定接受新挑战。之前的工作,即使当上国家或区域最高负责人,但上头还有如区域总监、总部负责人……还要一层层上报,并非管理整个公司,只是打理一个战略业务单元。

但在GGP,我负责的是全盘生意(只须上报董事部),从生产到出口、到人力资源、IT、业务发展……”

他说,GGP有约1万2千个雇员,不是上市公司,但规模不小。从一个行业到另一行业领域,从主管到更高的管理职位,他积累了许多创业资源,也对农业废弃物的再循环使用和环保程序等有了切身体验。

那个独处时刻,唤醒了心灵深处的欲望,许光裕在GGP服务了九年后辞职。他说,GGP原是世界第三大黄梨生产商,他离开时“公司已是世界第二大”。

创业第二把推力

许光裕在GGP的第八年,就做好了辞职打算。当时,他和两个朋友在印尼创立了一个生物燃料(biomass)公司,把木颗粒卖给日本的发电厂,但生意失败收场。

他说,三个合伙人都各有全职工作,无法全心投入,加上大家理念后来有所不同,他在九个月后退出,损失了约20万新元。当时他已经辞职,因为清楚知道为什么失败,并没有影响他再起炉灶的决心。

“我当时已经58岁了。其实,CEO的收入不错,那么多年也的确赚了些钱,退休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不是极富有,但足够让我支持家人(太太和两个孩子),到我90岁,所以我并不担心。

我是个静不下来的人,我对自己说,那就做些我有兴趣的东西吧!”
许光裕说,咖啡馆那灵光乍现为他创业带来第一把动力。第二把推力,是因为朋友给了他“能做什么”的建议。

许光裕离职后,先后有三家公司有意聘请他为CEO。他没有接受,倒是接受了印尼最大,也是世界前列的椰子供应商给他的创业点子。

“他建议我做农业废弃物的生意。他带我参观他的椰子加工厂,告诉我椰子外壳的纤维,可以用来制成很多东西(比如,椰壳纤维能制成地板垫、刷子、床垫等;椰糠混合土壤有利于培育幼苗和栽种植物),能赚很多钱。

他说,他们是食品公司,专注于食品制作和加工,再如何发展这一块,也只能是‘较不成功’的非主营业务。”

 

许光裕开始深入思考。

“我想到自己熟悉的黄梨,叶子可以制成布料……而且世界各地——从印尼、泰国到菲律宾,甚至中国、越南、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南非等,我都有人脉,要取得农业废弃物货源不是问题。

因为是自己熟悉的东西,商业风险会比较低。而且以后还可以考虑采用甘蔗废渣、稻壳……”

说到黄梨叶,问他是不是也向GGP收购?许光裕的确跟GGP谈过,但未有合作计划,因为GGP处理黄梨叶的方法是“把叶当做堆肥,就是弄碎了回归泥土”。

他笑说,自己坐镇公司CEO时,就交代过要把叶子当肥料,不能卖掉。如今当然也不能要求GGP把叶子卖给他,但往后也许会有合作机会。

双管齐下难专注

Nextevo于2019年在新加坡成立,同时在印尼和泰国拥有联属公司。

瞄准把农业废弃物制成永续产品的目标,许光裕原本希望同时进行椰子壳和黄梨叶两种再循环业务。但完全不同的作业,需要不同的团队,资源和精力有限,他只得选择暂时先专注于黄梨叶业务。公司不久前宣布,要在2024年重新启动椰子壳业务。

许光裕跟一名在泰国拥有最大黄梨罐头厂的商家合伙,于对方在泰国的工厂进行生产,黄梨叶则向泰国和印尼农民收购(为农民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Nextevo成立几个月后,冠病来袭,拖慢了发展进程,以致去年10月起才开始销售产品。公司把黄梨叶进行刮麻处理,提取纤维条,晾晒风干(为了环保,不采用机器烘干)去除胶质后,制成纱线。

目前提供的产品有三类:晾晒干的纤维条、纤维条加工制成的纱线、公司用纱线与天然纤维(如棉)或合成纤维(如天丝)混纺制成的面料。

 

许光裕说,“黄梨面料”可以制成鞋身、毛巾、牛仔布、座椅面料等等。

根据研究报导,黄梨叶纤维制成的布料,跟一般布料比,有以下好处:更为柔软顺滑、不容易起皱、吸汗透气、具抑菌防臭作用、容易印染等。

许光裕把Nextevo以黄梨纤维和棉混纺生产的牛仔布拿给我看,告诉我这是其中一种他们着重推广的产品。我摸了摸,很柔滑,若不说,我不会想到成分是黄梨纤维。

“我可以告诉你,有一个全球品牌将采用我们的黄梨叶纤维制作牛仔裤,预计今年10月推出。这是第一个客户——他们今年初买了黄梨叶纤维纱线,自己制作牛仔布料。”

“向我们购买以前,这家公司对我们的产品和制作程序进行了测试和审查,包括检测工厂如何处理废水等等,确保我们对环保付出了实际行动而没有“漂绿”(greenwash)嫌疑。我们都过关了。”

另有一家国际品牌,将采用Nextevo的面料制成鞋身。

零废弃永续发展

Nextevo,取自英文next(下一个)和evolution(演化)。绿色产业,是目前公认的“下一个热门产业”。

把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可持续产品的商业模式,在讲求环保无污染、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评价体系)的今天很合时宜,潜力极大。

除了以黄梨叶纤维制成纺纱和面料,Nextevo也开始研发制作生物塑料(bioplastic)。生物塑料具有再生性,算是公司的副产品。许光裕说:

“我们要成为一家零废弃(zero waste,即不产出垃圾,一种环保策略和概念)公司。从黄梨叶提取纤维,剩余的残留物要如何处理?如果丢弃,会带来填埋问题,那不是一个可持续公司应该做的事。这残留物是很好的肥料,但免费给农夫他们不要,因为运到农地的成本太高。

我们全球搜寻,发现这残余物可以作为生物塑料的填料(filler)——它并非主要元素,只是其中一种次要的元素。我们正在做产品开发,希望九个月内,可以推出一次性的生物塑料刀叉碗碟等。”

和合作伙伴至今共投入大约250万美元资金,许光裕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公司明年尾(因疫情延后了一年)将能取得收支平衡。

他说,公司上下对这盘生意极感兴奋,觉得不能失败,“也没理由失败。”

事实是,公司至今跟不同商家签署了约15个合作保密协议,而投资者也开始对Nextevo有所关注。在8月初进行专访时,许光裕正在跟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商谈,他说很快将获得Pre A轮融资。此外,公司也取得政府机构的开发援助资金。

 

如果一个已经60岁的人有意创业,许光裕会给予什么忠告?

“先问自己,为什么要创业?希望最终得到什么?如果说为了赚钱,那不是很好的答案,因为60岁了,应该把要做生意的本钱存起来养老。

对我来说,当然要赚钱,但这绝不是唯一理由。最重要的是,我要证明自己,也许八九十岁临终时,能够告诉自己:我做到了,自己做生意成功了。

我自小希望创业,以前没有机会。这是我证明自己的唯一时机,但不表示说我一定成功。但我告诉自己,不成功没有关系,至少尝试了。”

成功的准绳?把公司做上市。许光裕希望在四年内达致目标。他说“前路非常艰巨”。

 

原文刊登于2022年9月《品》

 

Written by.

包真挚

Deputy Editor
曾经当过电视编导/记者。喜欢旅游,喜欢看书,旅游时喜欢逛书店。有时候会附庸风雅,进入一些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念书时,经常跑书店翻杂志,不曾想过到杂志社工作,结果来了《品》。高兴这里认识你。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