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一搏,要不脱逃!刘俊鸿选择转行,在异乡开实体店,在疫情中奋斗。
TEXT Annita Ho
短短四年,从一个离乡背井的社会新鲜人到出色的理财顾问,再到拥有一家人潮不断的手工吐司店。刘俊鸿Joseph Low以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勇气并肯付出努力,成功之路不远矣!
大学毕业后看到一个招聘广告,让刘俊鸿选择了离开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来到新加坡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投入自己并不熟悉的银行业。
他凭着一股拼劲,不仅迅速地融入这里的生活,也先后在任职的两家银行取得亮眼表现。
可就在刚获得晋升,整个大环境又因为疫情而不太明朗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离职,与友人一同创业,而且还是自己从没接触过的饮食业,开设一家手工吐司实体店——初荟糖先生(Sugar Toast)。
转行这重大决定,需要莫大勇气。我只能说,他真是初生之犊不怕虎。

初次见面
采访当日到了摄影棚楼下,大堂原本空无一人,突然有人从我背后伸出手来按了电梯按钮,吓了我一跳。之后到了摄影棚门口按了门铃,才发现刚才那位大男生也同样站在门外。
“是Joseph吗?”我试着问,因为刘俊鸿是五组摄影中的最后一位。这,是我们初次会面的情景。
用大男生来形容刘俊鸿,绝不为过。毕竟他今年不过27岁,而且一身休闲打扮,感觉上和理财专员或生意人丝毫挂不上钩。就连造型师Felix也认同,他有点韩星的feel。
“说到穿着,就想起一件趣事。我们的店在去年11月开业,但我是在今年2月才辞职离开银行。期间,我们员工的上班时间是早上7点到下午3点,3点过后店里就只有我的搭档Brian一人,所以我每天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后,就会赶到店里帮忙,也顾不得旁人诧异的眼光(从店面柜台可以看到玻璃屏风后的厨房),脱掉西装外套卷起袖子就动手做面包。”刘俊鸿笑着说。
完成心愿
刘俊鸿口中所说的友人搭档钱宇恒Brian Chien,在刘俊鸿的创业决定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是刘俊鸿第一份银行工作时认识的同事。
“我们都是马来西亚人。我在马六甲出生成长,后来到吉隆坡求学,在大学念精算学。他则来自柔佛。在新加坡,我们最喜欢一起到处找好吃的美食。
有一次Brian回柔佛,经过Sugar Toast的柔佛店面,一口气把所有口味的吐司面包都买回家,尝过后惊为天人,还跟我说:我认为这门生意有得做。”
或许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爸爸是商人),自己又爱尝美食,早在刘俊鸿到新加坡工作前,他便常跟自家兄弟(他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说自己的心愿是拥有餐饮业方面的生意,像是开一家餐馆或小吃店。再加上他知道钱宇恒素来对烘培糕点颇有研究,心动了。
而当时,疫情仍未大规模爆发。
“但为什么是Sugar Toast,而不是自创品牌?还有,为什么是开实体店,而不是疫情期间掀起热潮的的私房烘培营
业模式?”我连番问。
“Sugar Toast其实是个专卖日式吐司的中国品牌,于2017年创立后发展神速,到了马来西亚开店,也在短期内获得很好的口碑,甚至吸引不少新加坡人专程到柔佛购买。
我们对这品牌有信心,也不想错失机会,决定争取新加坡的特许经营权。至于开实体店,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实际需要。更重要的是,我俩都认为:Go Big or Go Home(要不放手一搏,要不临阵脱逃)。”
要制做既美味又颜值高的Sugar Toast手工吐司,得用上乘的原料每天新鲜烘焙,工序繁多。每个面团,都得经过人手反复的折叠(类似制做可颂牛角面包般),以及200次的敲打(使口感蓬松柔软)等,整个过程长达四小时。
主打健康无添加,吐司色泽完全来自原材料,口味高达15种。可想而知,运营上的确需要一定的空间。
因了解新加坡人生活节奏快,他们坚持每条吐司都是切片后才出售,务求让顾客一买到就可以立即享用,名副其实的“grab-and-go”(拿了就走)。
以上种种,都是开实体店的理由,也是为何他们会选择在乌节路威士马广场
开设旗舰店的原因。
“不担心吗?”我指的是运营成本。
“所以,我们才会说Go Big or Go Home!”他坚定地回答。
说到将来
“疫情期间,你们在生意上做过最有创意的是什么?”
“期间限定口味和交叉营销。我们分工合作,Brian负责日常运营,平时也会研发一些限定口味,我则负责业务的开发。例如今年国庆日,我们便推出了班兰咖椰芝士的限时口味,反应不俗。
我们也和Oatly燕麦奶合作,为我们的顾客提供吐司配燕麦饮料的组合选项,不仅符合我们健康和快捷的宗旨,还大大方便了我们的顾客。”
今年11月新加坡区域的Sugar Toast迎来首个周年庆,问刘俊鸿会有怎样的庆祝方式?他只是笑了笑,卖了个关子。
那他本身可有什么未来大计? 针对这问题,他说:
“应该还是注重这间店的发展吧!过去一年多里,我们有点被迫快速成长。比如开店前,总部原本会安排导师来新加坡教我们的员工如何制做,疫情却打乱了计划。结果Brian不得不提早离开银行的工作,并忍受来回两次隔离,特地到柔佛店学习,回来后再由他指导我们员工。
经营生意实在是一门学问,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还在学习,所以短期内应该没有扩充的打算,更不用说搞其他生意。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年里,我们应该会留在新加坡打拼。”
已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刘俊鸿,开玩笑说,习惯了这里的快节奏生活,有时回到马来西亚反而觉得无所适从。
“或许等到我要退休时,才回到马来西亚定居吧!但谁知道?(世事难料)现在还言之过早。”
的确,目前的他不但年轻,而且还单身,未来对他来说,真的有太多可能性。
PHOTOGRAPHY Joel Low
STYLING Felix Woei
ART DIRECTION Ang Poh Lee
HAIR Sean Ang Using Ouai
MAKEUP Wee Ming Using Dior
PHOTOGRAPHY ASSISTANT Eddie Teo
STYLING ASSISTANT Boo
原文刊登2021年11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