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总在比赛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从MY Be My star DJ选拔赛到Hennessy My Way,斜杠女孩Chloe 陈泇彤多变的身份持续进行中…… 除了最常为人知的内容创作者,她如今还多了调酒师(Mixologist)的身份。
Text NATELIE
Photo from @lizzchloe Instagram
彤彤、Lizz Chloe或许是她更为大家熟知的名字,所以当看到Hennessy My Way调酒比赛全球最终五强的名单里出现Chloe Tan的名字时,我压根就没想到会是活跃于社交平台,拥有Youtuber内容创作者身份的彤彤。
疫情期间,许多国家与地区的酒吧行业受到冲击,吧台后的调酒师顿时失业。为了对酒吧行业与调酒师们表现支持与鼓励,Hennessy发起首届名为Hennessy My Way的全球性调酒挑战,召集来自全球各地的调酒师以限时30秒的视频记录一杯鸡尾酒的诞生。这项比赛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500份的参赛作品。
可喜可贺的是,共有两位马来西亚人成功跻身全球5强优胜者(Top 5 Global Challenge Winners),其中一位就是本文的主角——Chloe Tan陈泇彤。
品将在一次活动中遇见她,与她展开了一场围绕她、鸡尾酒和调制鸡尾酒的谈话。
鸡尾酒的历史悠久,喝酒者对于鸡尾酒更是一种“love it or hate it”的两极化反应。问及陈泇彤在什么情况下接触鸡尾酒,她依稀记得是在大学时代。
“那时候调酒还处于五颜六色的调酒阶段,味道会有点像药水,因为当时用很多color syrup(有色糖浆)调制,喝下去的感觉不太好,我(当时)就不理解人为什么要喝鸡尾酒。”
直到两年前,她机缘巧合认识了一班很爱喝鸡尾酒的朋友,在得知陈泇彤对鸡尾酒的刻板印象时对她说:“不,你要知道cocktail 是有好喝的”。
事实上,这班朋友不仅爱喝,还会调制鸡尾酒,如今更是她在这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在这班朋友的”引领“下,陈泇彤重新走进鸡尾酒的世界,发现了鸡尾酒的美好。
“我遇到这群朋友,发现原来cocktail可以那么好喝,原来cocktail已经不一样,它其实已经趋向更精品化的一个阶段。
其实很多鸡尾酒,你看到像是简单手摇个两分钟,但其实不是的,我们在lab里面大概要玩(实验)个一个星期,可能鸡尾酒上面的泡泡就要ferment个一星期,是很耗时的。”
她不讳言,两年前重新接触鸡尾酒时喝得挺凶,直到疫情发生,我国进入行动管制阶段(MCO)。本身喜好下厨的陈泇彤,开始想要学习、好奇制作鸡尾酒,她认为两者之间是拥有相同点的,就是要呈现美味。
“我觉得饮料是一个被underrated(低估)的东西,放在(食物)旁边就成配角;但是其实如果你今天是和朋友去喝鸡尾酒,在没有零食的情况下,鸡尾酒就是主角了。”
在这样对鸡尾酒的好奇心驱使下,她说自己仿佛中毒了。陈泇彤和朋友一学习、探讨鸡尾酒制作,更在MCO期间参加了Hennessy My Way调酒比赛,也因此解锁了新身份,为自己的多重身份再添一条斜杠。
Hennessy My Way调酒比赛分三轮,但参赛者只需准备两杯调酒。她第一杯准备的是“See Trust”(Citrus)。
以比赛主题「可持续性」发散思维,陈泇彤发现鸡尾酒吧台上最常被浪费的食材是柑橘类水果,如柠檬、酸橙、葡萄柚等等——挤一挤就丢了。这个发现让她想要制作一杯原料零浪费(Zero waste)的鸡尾酒,于是有了“See Trust”这杯鸡尾酒作品。
她坦言参加比赛的初衷是本身喜欢挑战,希望能把每件事做到极致,所以在研发调制参赛作品时投入很多精力。越努力越幸运,努力总有一番成果,陈泇彤最后也凭着这杯鸡尾酒成功进入全马10强,最后更杀入全球40强,让她又惊又喜。
接着筹备的第二杯作品,比赛要求是第二杯作品必须是第一杯的延续。“See Trust”的原料里有选用了来自她妈妈家乡彭亨的巧克力,这促使她决定以此作为主原料创作了第二杯作品名为“Loco Coco”。
作为人见人爱的巧克力,与Hennessy X.O 干邑的混合,碰撞出惊艳味蕾的创意鸡尾酒,这杯“Loco Coco”最后让陈泇彤成功跻身全球5强优胜者,让她直呼难以置信。

与一班鸡尾酒调制比赛不同的是,由于当时受限于MCO,鸡尾酒制作是以影片形式呈现与参赛。作为内容创作者,如此的参赛方式让她发挥了原本拥有的技能。
内容创作者跨领域参加调酒大赛,陈泇彤直言的确收到很多不一样的声音。这些声音参杂了质疑,然而这个看似瘦弱的女生有着强大的内心,“没关系,时间会证明一切” 一句看似轻巧的话语,内心是有多坚定呢?
还记得听过最难听的一句话吗?陈泇彤表示其实还好,不过她至今记得一道声音:她凭什么说自己是Professional Bartender(专业的调酒师)?
“我不觉得难听,你可以问的,因为你有这个资格问。而我会说’ I don’t know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professional but I work in the bar’(我不知道专业的定义是什么,但我在酒吧工作。)”。
她也相信喝过她调制的鸡尾酒的人都会懂的,所以一切对她来说都没关系,时间会证明一切。
陈泇彤认为,一个人不会只做一件事。她以蔡依林为例,除了艺人工作也会制作翻糖蛋糕,表示每个人可以做很多件事,不要局限自己就好。而她认为自己的个性就是想做什么就做,就去学,做到无愧于心便好。
还记得第一次调酒的成品吗?
Jungle Bird。
可以分享你心目中的Top 3 鸡尾酒。
我很喜欢Classic调酒的,所以第一杯是Magarita;第二杯是Side Car。第三杯就不太经典了,是我们吧的鸡尾酒,是Gin & Tonic 与Martini的混合。
对自己在调酒这个领域有什么展望吗?
我会希望自己再往上走一点点,可能会有更多的比赛。不过现在除了比赛,第一件事是我最近在做的事:设计menu。我们在吉隆坡的Bar要开了,希望给大家看到,属于我设计出来的一份full set的menu。
分享你在吉隆坡和新山两地的鸡尾酒吧私人清单。
吉隆坡是Re:ka Bar、Coley Bar、Bar Trigona。
新山的话就肯定要来Cabinet 8 by JWC,这是没有菜单的酒吧,想喝什么就是按心情和喜好转达给调酒师即可。然后就是水吧 Shuǐ Bar,还有Haiiro Us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