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蓓丽Sonia Ong唯一碰过的“一见钟情”,发生在一所房子里。一开始她还存有疑惑, 直到对方慢慢掏出秘密……
PHOTOGRAPHY Lavender Chang ART DIRECTION iNG TEXT 真挚

无论对人、对动物、对物件,王蓓丽都没有经历过太深的爱,直到不久前——那种电光火石间的爱意,那种一见钟情,在一所店屋内发生。
“我从来没有如此爱过。人家说碰上对的人,第一眼就一定知道。但我跟人至今没有这种缘份,而是一眼看到那屋子,却有这种感觉。我觉得是一种爱的直觉,是一种恩典(她没有宗教信仰)。”
她在2020年底买下了这所位于小印度Rowell Road的双层楼店屋。
说起房子,39岁的王蓓丽神采飞扬,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恋爱了——我真不是开玩笑的。
大门倒下
王蓓丽滑了滑手机,给我看房子当初的情况,她一眼爱上的样子。
她说第一次踩进屋内:“这房子给我安宁的感觉,虽然里边还一团糟。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地方已经破烂不堪,清理一下就可以用的话,我是宁可不整修的。”
不修复不行。早在她刚付了购房定金当天,大门就倒下,因为门框的木被白蚁啃成了空心。笑问她:不祥的预兆?
“不!我跟人家说,那扇门坚持了那么久就为了等我出现。我来了,它才塌下来。”
门框被侵蚀,但完好无损的实木门扇,整修后,如今仍守住入口。
缘份相遇
王蓓丽跟这所房子,可说是不期而遇。
前年的中元节鬼门大开期间,她无意在脸书上看到靠近喜爱的Mustafa商场有店屋出售的信息,价格约三百万元,才知道跟牛车水一带比相对便宜许多。
她一向喜欢本地老式店屋,希望有个这样的地方,有时候用来当做躲开世界、逃离城市喧嚣的避风所。
看了之后,对该店屋的印象不佳,其门面也不讨她欢心。在同一条街上走着时经过一家店屋,窗户都用木板给钉住、大门不知何故半掩着。看到旁边贴着的经纪人联络号码,她想反正人都在这儿了,就打了电话,经纪人15分钟后就赶来。
在屋内走了一圈,跟这所房子的缘份对接上了,王蓓丽当下就告诉自己要买下。如今,房子是她的了,她还给房子取了名:巴洛克之家(Baroque House)。
跟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一样,她对这所房子的爱,也曾经陷入不确定迷惑的时候。

下了买房子的定金后,身为新加坡健康生活协会(Singapore Wellness Association)创办人兼董事经理的王蓓丽,因为主要收入来源出自非营利组织,被认为收入不稳定,而且房子的地点和未来价格不受银行看好(如果得把抵押的房子出售,也许卖不了好价格),无法取得房屋贷款。问了几家金融机构都不顺利,感觉很不顺心。
那时候,猜想也许买不成了,她常常晚上驾了车,“去看看那个房子”。
有时,她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被鬼引进来,(农历)七月的时候……”
后来,做生意的父亲出手帮忙(王蓓丽特别强调,大部分还是得自己负担),去年1月终于买下那永久地契的店屋,领了钥匙。
接着,王蓓丽自己筹划协调,在不同时候请了不同承包商或工匠来修复房子,艰苦不在话下。
“老店屋不断地分解,并受到害虫的攻击和入侵。我们必须每天与鸽子、老鼠和蟑螂开战。”
爱被肯定
夹在一整排店屋之中的房子,还在装修时,迎来了一个大惊喜。
大约在去年4月,王蓓丽请了两个师傅来,把破烂的天花板给拆除。
“当他们碰!碰!碰!看哪里比较容易先拉扯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花朵图案的部分。”
这个发现,王蓓丽告诉我,是她对房子的爱的肯定,也是某种精神上的回报。
在巴洛克之家二楼,王蓓丽兴奋又自豪地把我的目光引向处于原来吊顶水平之上(屋顶之下)的三角形墙面:手工雕塑的浮雕式花叶图案,占满墙面。
这种装饰,一般出现在房顶下的外墙,称为山墙(英文gable,即尖顶屋两端呈山尖形的横墙,也叫三角墙)。合理推测,那山墙原是隔壁屋子的尽头,山墙之下没有别的建筑,也许是院子,而巴洛克之家是后来才依附着那面墙增建的。所以,隔壁家的外墙,变成了巴洛克之家的内墙。
之前承包商整修墙壁时,告诉她巴洛克之家两边的墙不一致,有浮雕装饰下的那面墙,比另一面更加牢固,更加老,更加强了房子是后来增建的推想。
王蓓丽说,她从政府机构记录档案里,确定这个门牌29号的房子建于1919年,由当时著名建筑师JB Westerhout设计。一起建造的,还有隔壁31号的店屋,屋主是Fong Sien Leong。不过,31号早已被大事修缮而没有保留多少原有特色。
“我的房子有一百多年历史,那面山墙(和房子)很可能有150年,但只是猜测;我找了很多资料,至今还是个谜。”

谜之浪漫
在团团谜雾中,王蓓丽开始浮想联翩。她笑说,也许有个浪漫的故事……
我问:新加坡别的地方,没有这样的山墙图案?
“没有,真的没有跟它一样的。但有个店屋史学家告诉我,他好像在哪里见过。我还在等看他有没有找到什么。”
我说:不可能没有。也许在某一时期是种时尚,每个人都这样做?
“不!这是手工的。屋主找来的工匠,可能就当场雕塑出来。不过,我想知道的是,他这个设计是给谁做的?屋子两端都有山墙嘛!我觉得另一端可能被遮盖住了,而我这边因为没有被水泥覆盖,所以被发现了。
我觉得那图案是鸦片花,就是罂粟花,而不是普通华人喜欢的花样。也许,这里曾经是个鸦片馆,也可能是鸦片包装厂……那么,谁是这里的头家呢?”
王蓓丽这样猜测,因为小印度一带曾经是龙蛇混杂的地方(其实上不远处就是个小红灯区)。鸦片加工和分销,也曾经是我们小岛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以上都只是从历史延伸出的浪漫臆想。因为想更了解房子的过去,王蓓丽翻阅历史,做了很多研究。
“我也学到很多关于设计和建筑的东西,比如什么样的设计元素,跟这样的房子才配合得好。你看,外面走廊的地砖是我自己挑选,然后教承包商怎样排列。
我自己拿了尺,到翡翠山(Emerald Hill)那里的老房子测量,看看到底多大的房子(正面长度)应该配合多大的地砖,就是看它们的大小比例。”
巴洛克之家的五角基地砖,用的是一般常见的赤陶,每片面积200 x 200mm。但王蓓丽强调,地砖的拼接花式,是她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参考翡翠山正面长度一样的房子,最后做出的非一般决定。
她尽量保留能保留的,一楼大厅欧式风味的娘惹地砖,经过洗刷,砖块图案的一些地方都陷凹了,虽然充满岁月痕迹,却是古意盎然,别有风味。
她说,这屋子被弃置了五年,之前是一家做招贴招牌的公司使用。再之前,则不可考。
邀你分享
巴洛克之家大约2000平方英尺,一楼有前厅、饭厅、厨房、小后院。从古老的木质楼梯上到二楼,是个可作为会议展览厅的空间(抬头一望就是山墙装饰),还有一间红房。
告诉你红房之前,先告诉你为什么房子取名“巴洛克之家”。
王蓓丽解释,房子外观采用了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多立克(Doric)、爱奥尼(Ionic)和科林斯(Corinthian)式柱子等,而融入这些特色的新加坡店屋,一般另称“中式巴洛克”(Chinese Baroque)风格。
名为“红屋”的空间,摆了一张王蓓丽另外购买的清朝木框床,这张婚床据说有200年历史,以卯榫结构组成,完全没用上任何钉子或胶水。
她认为,说是“巴洛克之家”,必得有能撑得起其名的稀罕好物,而且“如果不点缀的话,是没有人能理解我为什么喜欢这个房子的”。
自发现了那面山墙后,她购置了一些古董艺术品,这古董床是一个,而甫入大门首先看到客厅挂着的铜雕手工玻璃吊灯,是另一亮点。这盏吊灯,重30公斤,来自葡萄牙。
相信吗?王蓓丽和店屋之间的“爱的故事”,并非单方面。记得她买下屋子时,银行还嫌它没有增值潜力。事实是,买下不久,这一带的房子价格就持续上涨。王蓓丽估计,房子如今的资本增值额,足以抵消至今投入的50万元整修费还有余。
容我也浪漫一下,房子的增值可以算是一种“爱的回应”吧?


王蓓丽说,碰到这所店屋,是她一生一次的奇迹。她很愿意跟大众分享她对房子的爱。
特别举办的“秘密花园”导览之旅,将让访客走进巴洛克之家,听她对房子和里边各种物品的故事娓娓道来。(详情请上网www.baroquehaus.com)
巴洛克之家目前是一个供公众租用的艺术画廊和多功能活动空间。王蓓丽也在这个极具风情的房子内,提供特别定制的私人用餐(private dining)、品酒、品芝士的服务。
原文刊登2022年2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