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影片当道的2023年,蔡明亮导演却坚持拍长镜头为主的电影。他更表示:“当世界越来越快,我就要越来越慢。”

在诚品的分享会《从电影院到美术馆再到电影院:蔡明亮谈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上,他谈到自己近些年的创作心路历程之余。

Text 彭彤琳

我对导演蔡明亮的感觉,就像他的电影给人的感觉一样,很有自己的态度。他的电影总是有许多的长镜头,在短影片当道的2023年,更显特立独行且难能可贵。

现在连Youtube约莫时长10分钟的影片,都会被Z世代年轻人抱怨冗长。蔡明亮却执意说到这就是他坚持拍自己想拍的电影的原因。当世界越来越快,他就要越来越慢。

“太快会使人焦虑,现在的资讯过于爆炸性的多,这不是好的现象。”

他解释到微电影纪录片《行者》系列,就是透过演员李康生的慢步行走,让人们慢下来看世界。“当你看到李康生走得很慢的时候,你就会开始看他周遭的东西,你就会看到世界了。”他补充道。

《行者》系列9(王云霖摄影)

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

此次蔡明亮回马,在诚品生活馆举办的分享会《从电影院到美术馆再到电影院:蔡明亮谈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上,分享了自己近些年的创作心路历程。我也在分享会现场,听到有现场观众举手发问:“对于想拍艺术电影的人们,你会提出什么建议?”

他回答说,创作是自由的,拍电影亦是如此,没有人该规定电影该怎么拍。而他自己拍电影从不写剧本,写了剧本反而不知道该怎么拍。

庞毕度中心“取经”大展(王云霖摄影)

“我找到属于我的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

就如《行者》系列,我从没想过可以到各个不同城市拍摄。从原本以为只是拍一部,拍到后来变成一个系列。先开始去做,做着做着就会找到方法,就会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疫情导致的生活改变,却意外让他将作品从电影院带到了到了美术馆。因疫情没法拍摄,在隔离期间,蔡明亮就将他电影的主人公画出来。观众在电影院看了电影,再到美术馆看画,两者相呼应。艺术及感受同时得以延伸,更给予看的人不同的感受。

创作来自生活,而生活本应是自由的,就和他一直以来做电影一样,有什么就做什么。

别忘了电影是用看的

另外,他还提及要想做艺术电影,还要有观众,而观众需要被教育。

就此部分,他分享到在法国出席某电影节时,记者一上来就问他,你觉得电影是什么?如此宏观的问题让他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法国记者表示很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看电影”了。他解释感觉现在的电影都在操控观众,而蔡明亮的电影则让他有自己掌握电影节奏的感觉,自己是个进戏院看电影的主动接收者,而非被操控的傀儡。

“你的镜头很长,我看到了,听到了,思考了。法国记者和我说。”蔡明亮导演开心又感慨地说到。

北狮美术馆“来美术馆郊游”展览(黄宏锜摄影)

蔡明亮导演表示虽然很多人说他的电影“不知所云”,但他觉得他在做自己觉得对的事。目前仅在欧洲有比较多人能接受他的电影,但他仍坚持做自己。

他坚持,电影就是要在电影院上映。没有人买票,他就自己卖电影票。他表示他都会走上街头去卖票,卖到他都生病了。从而进到深山里养病,不过他说无需担心,如今病已痊愈。

说到自己平常会看的导演作品,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黑泽明、小津及侯孝贤,都是他欣赏的电影导演。

“现在的电影都急着丢讯息,好像一部电影里有很多金句般的台词,就是好电影。往往我们忘了电影的摄影美学,电影是用看的,不是用听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蔡明亮导演说道。

电影应该是自发性去感受其中的讯息,而被动地填鸭式教育。

Written by.

pinprestige

强调质感,并以低调、纯粹的方式呈现的奢华与生活品味,是《品》要传达的。无论时尚、精表、珠宝、美容养生、艺术、人文或金融动向,必须以别致的品味,搭配智慧与敏锐的触觉,才足以促成符合现在的观点。 真正的奢华,不浮夸。这,即是享受着当下美好的男人和女人同时追求的终极品味。改写奢华,有品。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