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告诉爸爸不读大学,要成为化妆师时,爸爸好几天不跟她说话。大学本科毕业后,爸爸却鼓励她投入化妆品行业。石育甄,在美国创立了化妆品品牌。

TEXT 真挚  PHOTOS 受访者提供

“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做生意只是一个幌子,为的是继续做我热爱的事。”石育甄Yu-ChenShih热爱的是化妆。

大约六年前,她在美国洛杉矶创立化妆品品牌Orcé Cosmetics(Orcecosmetics.com),推出专为亚洲人肤质创制的粉底液(foundation)。

石育甄是新加坡人,妈妈原籍台湾(石是妈妈的姓),爸爸是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原住民Melanau族,她自小在新加坡长大。

对化妆的爱,从十岁开始。那年舅妈从菜市场买了个玩具眼影盒给她,从此开启她与化妆品的亲密关系。有一天,她用蓝色眼影给表妹上妆,把表妹化成了电影《小美人鱼》中的海巫婆……妈妈看了,觉得与其玩玩,不如好好地学习化妆,不但给了女儿一些真实化妆品,更让女儿跟自己的化妆师朋友学习。

后来,YouTube上掀起了视频化妆课浪潮。

“我每天花几小时观看。我记得看着一个人变美,是多么过瘾的事。我用零用钱买了一些化妆品,每天在浴室里对着镜子练习上妆,还给同学化妆。

那时候,我开始问老师,如何知道自己对什么有热忱?我到处寻求答案,然后知道:当你愿意花很多很多时间做某件事而又从不觉得不快,就是对它有热忱。我开始有了当化妆师的念头。”

有意见怪小孩

石育甄说自己是个怪孩子,十岁起,每年给自己做未来五年至十年的规划。14岁时她的未来计划中没有“上大学”。她说虽然小学念高才班,上中学后却不喜欢新加坡学校的教育方式,成绩不好。

“我当时想,如果受教育是填鸭式地被灌输信息、被迫死背,我不要上大学。

我是个有很多自己意见和想法的人,但就因为意见太多而被称为坏小孩。我爸爸曾经在美国纽约念书(爸爸是商人),他常告诉我老师不一定是对的。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要说出来。”

14岁那年的一天,她向爸爸提了个能让他节省几十万元、在她看来是个好的主意。“我爸眼睛一亮。我说:我不要上大学,我要成为化妆师。他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之后好几天都不跟我说话。”

约八年后,石育甄在美国完成本科学习时,爸爸却告诉她:别念硕士班了,去跟化妆品为伍,去创业!

没有适合亚裔

18岁时,石育甄的父母把她送到美国洛杉矶念大学。在Pepperdine大学,她选修广告与营销,算是和爸爸之间的妥协。

她说:“爸爸希望我念金融,我原本想念艺术、创意的东西。”

在那里,她爱上大学的自由学习风气、美国大学那种鼓励批判性思维及独立思考的教育方法,对学习充满热忱。

她每年会制定未来五至十年规划,进入大学,就计划从第一年起每年到不同公司实习,充实自己,使四年后的履历更加丰满,一毕业就有工作等着她。

“我非常奋发努力,大学最后两年都在同一家公司实习,因为非常喜欢那份工作。那是位于洛杉矶的一家广告公司,为很多著名国际品牌代理‘品牌策划及媒体投放’等。”

广告公司让她管理一个出自日本的著名全球化妆品公司品牌。也许该品牌的母公司希望统一全世界的做法,石育甄提出一些意见,都不被采纳。

“第一,我觉得如果要吸引较年轻的人,应该花更多钱在电子平台,而不是遵循传统做法,在报章、杂志等做宣传。

另一个是产品线。他们当时主打美白系列产品,我提议针对美国市场调整产品策略,因为较年轻的美国人,更有可能使用bronzer(提亮古铜的产品)而不是美白产品。”

也因为建议不被重视,她心里燃起这样的想法:“从那时候起,我就希望美妆界有品牌能够说出亚洲女性的心声。”

 

大学最后一年的专题作业,石育甄做了“推出亚洲人专用粉底品牌”的计划书。“我希望为亚裔制造适合的产品,让我们感觉受到重视。美妆产业所欠缺的就是没有让亚裔有足够能见度和代表性。”

为什么是粉底?

“因为我一直在找适合自己的粉底。你看日本和韩国品牌,即使到今天,他们提供的粉底色号都比较少、色调比较浅,没有适合我的(较深)色号。

以前到店里找,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铩羽而归,我的肤色总是比最深的色号还更深,我只好去找西方品牌。但是,西方品牌的基础色调跟亚洲人肤色不匹配,因为亚洲人肌肤的底色带黄(白种人的底色为粉红)。”

石育甄后来以名列前茅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她本有意继续到之前实习的广告公司大展拳脚,可父母到美国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后,一切改观。

爸爸突然支持

时间推后到父母从新加坡抵达女儿在洛杉矶的住所当天。由于时差,石育甄的爸爸睡不着,想找些事做,随手拿起咖啡桌上石育甄那份有关化妆品的专题作业来看。

“第二天,他正经八百地找我聊,说你怎么没有告诉我?”石育甄说。“他觉得那个商业计划很有潜力。他说:我不知道之后会怎样发展,但我要你去尝试。就把给你念硕士的储蓄用做你的创业资金。”

这笔钱大约十万新元。有多次创业经验的父亲,当场要女儿打电话跟律师约好,上律师楼办理成立公司手续。

“我当时几乎陷入恐慌。我不觉得我做得来,我也害怕做不好,让爸爸失望。他说,你可能成功可能失败,这就是一盘生意。我深信你可以做到,别想太多。

那真是我生命的转折点,之前从没有人如此对我有信心。如果不是爸爸的推动,我不觉得我会有今天。”

 

石育甄于2019年成立Orcé品牌,推出六种色号粉底液。2020年,品牌推出定妆粉(setting powder)。这个高档品牌,如今在美国高档商场Neiman Marcus的一些实体店和全国电商平台销售。

在很多有关Orcé的报导中,提到产品的使用者,其中包括国际巨星杨紫琼。石育甄解释,她认识为杨紫琼化妆的美国著名越南法国混血化妆师Daniel Martin。

“很多化妆师——不只是亚裔,也有很多非亚裔喜欢用我们的粉底液,给顶级明星和名人化妆。

很多化妆师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认识我们,自动要求试用产品。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了一个Orcé社群,靠此和口耳相传,开始建立名声。”

就要护肤粉底

产品取得正面回响后,石育甄知道自己走对了路。但这条路并不好走,一开始更是困难重重。因为对这行业不熟悉,加上没有太多资金,她必须事事亲为。一大难处:找制造商制作产品。

“没有人愿意接听我的电话、回复我的电邮。后来找到了一个自由工作的产品开发顾问,通过他找到适合的化学师。我坚决创制独家配方,而不是像很多小众品牌只是以白标签(white label)方式,把别人开发的产品包装成自身产品。就因为市面上还没有适合可用的‘亚裔专用’产品,所以必须从零开发。

一般上化学师分为专做彩妆品和护肤品两种,而我要找的却是两种都做,因为我的粉底液必须兼具护肤功能。业内同时专攻这两种的,少之又少,找了好几个月才找到。”

兼具护肤功能,很重要。以往石育甄在亚洲品牌中找不到适合的色号,转而采用西方品牌产品,却面对另一问题:她的传统亚洲肤质容易产生敏感问题。

“为什么用了一些产品,我皮肤发痒,而我的非亚裔朋友却没有这样的问题?一名华裔美籍皮肤专科医生告诉我,亚洲人的肤质在结构上跟白人不一样,亚洲人的表皮层比较薄,抵御外在因素刺激的能力较弱,皮肤容易起敏感症状。”

解决了一个问题,总还有新的问题。

在推出产品的前几个月,竟然还找不到肤色跟第六个色号匹配的模特来拍摄平面广告。时间紧迫,团队问她能否把“非亚洲裔”模特装扮成亚洲裔的样子?

“我说,用胶带粘贴眼睛吗?太无礼了!我制造这个品牌的目的,就是要给亚洲人一个展现的平台,这样做不就完全背道而驰吗?”

最终,他们找到一个名叫Laras Sekar的模特,让她从印尼飞到纽约拍摄。

“虽然感觉上花费很低,对我来说还是非常多。”

抓住机会扩张

石育甄说,Orcé目前的表现不错。在新冠疫情笼罩下,品牌在2020年取得将近100%的增长,而2021年整个疫情年,也仍取得两位数的增长。

今年头,Orcé排除种种障碍,走出美国,来到新加坡。品牌产品如今也在本地Tangs电商平台销售。今年8至9月间,品牌将推出12种新色号。未来,Orcé将持续扩张(尤其是亚洲市场),也有意打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市场。

“作为一个资金小的独立品牌,你很难跟背后有企业集团支撑的品牌竞争。我们最大的挑战是,没有能力跟他们一样快速扩张。”

事实是,这盘生意至今还没有取得收支平衡。但好消息是,石育甄说有投资者表示有意投入资金。“正在商谈……我们欢迎这样的机会。”

 

跟石育甄做专访,是在大年初五,当时过几天她就要飞回美国。今年29岁的她说,母亲已经催婚要她生子了。她回答妈妈:Orcé就是我的孩子。

她笑说,妈妈是个传统女性,曾经告诉她:为什么当医生?嫁给医生不就得了?反之,爸爸非常开明,深信女儿能够做的,大大比当个人妻更多。

“爸爸总告诉我,如果不要结婚,没问题,就独立自主。”

 

原文刊登2022年3月《品》

 

Written by.

包真挚

Deputy Editor
曾经当过电视编导/记者。喜欢旅游,喜欢看书,旅游时喜欢逛书店。有时候会附庸风雅,进入一些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念书时,经常跑书店翻杂志,不曾想过到杂志社工作,结果来了《品》。高兴这里认识你。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