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只属于夜晚的光怪陆离,在京都,在香港,放在今时今日来看,开了眼界。
Text & Photos 渐东南

秉烛夜游、风雪围炉、吃杀猪菜,是我人生三大风雅之事。我独好夜游,因为工作会去到世界各个角落,也因为工作只有夜晚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在夜晚漫无目的地散步,就是我探索城市的主要方式。信马由缰,有类似迷路的惊喜,而又没有迷路的压力。
如果探索一个陌生城市是盲人摸象,徒步夜游更像蚂蚁走在大象的皱褶里,更加片面地了解一个城市放松的样子,甚至遇到城市另一面。
就像人人都在观赏女神美目盼兮,而我正巧赶上女神打嗝放屁;散步的夜游更加自由而深入,甚至会遇到只属于夜晚的奇怪地方。就像在光鲜的酒会,人人都在谈论女神如何登上奥斯卡,而我遇到了女神的外婆,告诉我的尽是女神喜欢吃张一元小笼包这样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之于我,这就是夜游的魅力。
Kyoto
是书店吗?
京都的夜比其他城市来得暗,没有巨大的广告牌、镭射灯,路灯都很克制,灯罩向下,只照出需要亮的一片地方,感觉很温柔,很平易近人。
除开商业区和红灯区,夜晚的京都大街小巷都是人影寥落,只有安静的路灯和一两个断魂似的行人。店家8点关门后的街头,只留着橱窗的灯和招牌,我沿着一条相对大的路,看着这些奇怪的招牌,猜测“刷毛师”是剃头匠还是按摩师。
二手书画的店橱窗很吸引人:古意的线装书、毛笔和“风俗画报”,可惜已经打烊。再往前走是没有灯火的寺院,黑魆魆的大房顶压在翻着白漆的柱子上,我加快脚步拐进一条巷子,果然是人间,有上个世纪的碟片出租店、24小时的超市。
再转一个弯,在都是单层店屋的街道赫然有一栋四层高的玻璃房子。在整个巷子里光彩夺目,像一个礼物盒,门口有灯箱大书四个字:信长书店。

我是喜欢逛书店的人,清风冷月的巷子如果能遇到一些好书也是有意思。进了门却只有小小的一间柜台,放着一些军事历史流行书,我想这么大橱窗的书店难道只有这个门厅?
环顾四周看到一个侧门,进去后豁然开朗,里面才是真正的书店,一架架的漫画书。这时才明白,原来这是一间色情书店呀!漫画中单列着门类,竟然有中文的“变态小说”一栏。难道变态这个词源自中文?记得一个韩国朋友讲韩语“变态”的发音也和中文类似。
漫画书之后,就是高山仰止万马奔腾的色情电影、电视影集、海报,各种形状的肉体扑面而来。我就像一个饥饿的人迎
面被泼了一大盆海鲜,不知道该惊喜还是矜持。

这个假托“书店”之名的店里顾客并不多,整个空间被杂错横呈的书架分割成了一个迷宫,两排书架间仅容一人通过,人入其间完全被这些塑料的肉欲包裹。没有服务的店员,零星的顾客也都互相谦让,避免面对彼此垂涎的样子,好像看色情片是一个多么不好意思的事情。
书架上有小小的屏幕循环播放着新上架打榜的“苍老师”们,书架和肉欲无穷无尽,你可以一直随心所欲地翻看下去,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时空,像极赌场。
再往上还有更进一步的服装、玩具,这不会就是天堂吧?亦或是宗教里讲的几重地狱……不由得想幸好我已垂垂老矣。若是青春还在,此时焉有我命在,“少不入川”是有理由的。
此处营业到晚上10点,最终我悻悻地走出了‘书店’,头重脚轻。夜里的冷风吹来,我打个哈欠,继续向小巷深处而去。小巷里一间间的居酒屋,竹影、纸灯、红窗棂……我默默走过,仿佛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繁华。
Hong Kong
参演港片吗?
香港的兰桂坊是人间天堂,夜生活据说是九重天外天……
原文刊登2021年6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