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佩君,富有人家的大小姐,在家族的上市企业推行环保,登上亚洲慈善英雄榜。但这不是个什么“环保小姐”的故事……
TEXT 包真挚

跟杨佩君见面之前,我电邮了她一些问题,让她了解访问的内容大纲。她很用心地回复了所有问题。洋洋洒洒的字面中,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
“作为基督徒,经常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世界末日终将到来,为什么还要环保?管它呢?记得我跟爸爸提起,他的回答相当简单:如果知道你爱的人将在某一天死亡,是不是就不爱他了呢?他一语把我惊醒,也使我决意从此为保护环境付出更加大的努力。”
她爸爸杨肃斌(Francis Yeoh)是商界名人,是马来西亚杨忠礼(YTL)集团现掌舵人。
“从小,他总是以身作则,让我从他身上看到和学会负责任。他对自己所提倡的事,身体力行,例如我们的私人邦咯度假岛屿,只发展其中三分之一,保留其余三分之二的百万年热带雨林。
我是家里最大——其实不只这样,我还是祖父所有27个孙辈中最大的。看爸爸如何以长子身份处理事务,我也觉得自己应该向他看齐,做个好姐姐,像他一样面面俱到。”
她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也都在家族企业属下不同子公司工作,发挥所长。
最具影响力女性
杨佩君是YTL集团创办人杨忠礼的长孙。集团由她祖父和曾祖父联合创办(曾祖父来自台湾金门,祖父在马来西亚出生),她是集团第四代传人。
名副其实的豪门大小姐,但完全没有富家大小姐的气焰。反之,她谦逊,说话时还不时像大姐姐般轻拍你肩膀。
杨佩君的祖父杨忠礼,是马来西亚超级富豪,最初以建筑事业起家。根据福布斯网站6月份的数据,他在马来西亚富豪榜排名第七,家族财产24亿美元。
集团自她父亲接手管理后,迅速成长,目前版图遍布亚洲、澳大利亚、英国;涉及的业务多元,涵盖水电、洋灰、房地产、快铁、通讯、酒店业、产业信托等等。新加坡的YTL Power Seraya西拉雅电力公司、Wisma Atria威士马广场等,属集团所有。集团还在新加坡发展许多豪宅项目。
杨佩君是杨忠礼新加坡公司(YTL Singapore Pte Ltd)的董事经理(Executive Director),33岁,长期居住新加坡。她是杨忠礼企业集团内,确保各业务部门实行减碳环保措施的Sustainability Division(可持续部门)主管,部门成员有四十多个。
去年,杨佩君因推动环保事业,受财经杂志《福布斯亚洲》肯定,入选其2015年亚洲慈善英雄榜。榜上三名新加坡企业家,她最年轻。另两名分别为当时52岁的MES集团创办人Mohamed Abdul Jaleel、城市发展CDL副主席郭令裕(已故,当时62岁)。
同年,《福布斯亚洲》还推选她为有潜力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的12位亚洲年轻女高管之一。她和YTL集团,在这之前还获得许多表扬她个人或公司环保有力的国际奖项。
企业减碳是美事
持有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建筑学学位、伦敦Cass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理学硕士学位,杨佩君24岁时加入家族生意;跟导师联合编辑的《Cut Carbon, Grow Profits》(减碳生财),也在那年出版。这是一本有关管理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策略书籍。
2006年加入YTL集团后,她开创环保部,推广和实行环保减碳等企业绿化行动。环保部每年发表“可持续发展报告书”,系统化、透明地对外公布集团在这方面的实践。
她说,环保部未成立前,公司其实已经有一些同事在进行环保的工作,她称这些人“无名英雄”。
“比如,我们在印尼的发电厂,一些同事会潜水检测发电厂附近海域的环境温度。像这类事,并没有好好地报告入档。问了他们单位是否实行任何环保行动,才知道有人一直默默地做着这些美妙的事。应该让更多人知道,鼓励更多人环保。
之前,并没有人收集这些资料,进行有关碳排放量等的测量和报告。这是我的任务之一。我给自己和部门设定目标,要做得更多,比如减少多少碳排放量。
YTL集团的业务,从房地产、公用事业到洋灰,都是碳排量高的行业。我打从心底希望为环保做更多。环保,需要有心人去做,良心和道德感驱动我们去做这一块业务。
推行环保,对集团的商务单位来说,也是一种追求盈利的做法。我们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测量我们的盈利。不把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声音,融入任何发展项目的考量之内,是一种浮士德式交易(Faustian bargain,意指盲目崇拜看似最有价值的物质,因而失去理解人生中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也违背‘负责任行为’原则。负责任行为,是我们极力推行的一种企业文化。”
杨佩君以集团在几年前完成的马来西亚沙巴州Pulau Gaya度假村为例,进一步解释公司的环保做法:
“在规划阶段,我们就决定建造一个逆渗透净水厂(reverse osmosis waterplant)。整个项目的建筑物,都尽可能融入可持续设计,以减少对环境、海水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此外,所有度假屋和客房的热水,以冷气系统的废气(通过换热系统)加热,不采用电子加热器。而集团的‘可持续委员会’,提供这类技术、方案,让集团各个公司和部门实行这样的最佳做法。”
环保从小就开始
杨佩君对环境的责任感,受父母潜移默化,自小一点一滴植入心中。
父母开发马来西亚邦咯岛度假村(Pangkor Laut Resort),常带着她在那里走动。那时,她才五岁。
“在成长日子里,我常接触大自然;那里到处可以见到鸟类,也有野猪。他们工作时,我赤脚在沙滩上走。”
小岛上树林密布,父母让她学着栽种树木,告诉她,树木将越长越高,成林成木。小小心灵也许不懂什么是环保,不懂百年树木造福人群的道理,但尊重环境、对环境负责任的信念,却是慢慢在心中滋长。
杨佩君的母亲,在她24岁时因癌症去世。问她作为母亲,是不是也给女儿灌输环保观念。她先是感谢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她总是那么有礼貌),然后告诉我采访前一天,她才到女儿的幼儿园,跟小朋友们一起阅读环保故事,教他们种花草。
“我教他们把泥土放进盆里,教他们栽种植物。最开心的,是看到女儿自动自发帮我,还教朋友怎么做。女儿知道我热衷栽种,我们在家里后院种菜,做些园艺循环的事儿。我觉得让后辈能够继续看到(享有)我们这一代所熟悉的植物,很重要。所以我从事环保节能事业。
另一个例子是珊瑚。十年前我和父亲在马尔代夫海域见到的珊瑚,如今都已经变了样,都白化了。这真的是全球暖化和环境污染所造成,很令人感伤,下一代将继承一个跟我们所知道的不一样的世界。
也许你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我告诉自己,必须为环保出力,认为是对的就去做,不要放弃。”
掏出手机,杨佩君给我和主编佳静看她当天在幼儿园拍摄的照片。指着照片里可爱的女儿,说女儿如何教同学种东西;没有刻意掩饰脸上流露的自豪感,让我感受她对环保的热忱。
像她这样的谦卑
采访和拍摄完毕后,杨佩君送给我和佳静,她24岁时参与编辑的书《Cut Carbon, Grow Profits》,拿着厚厚近500页的书,我翻到其中一页:谨献母亲。
那年(2006年),是她人生的分水岭:出书、加入家族生意、母亲离开人世。
……
《环保积福积富》原文刊登于《财识 Wealth》。《财识 Wealth》为双语财经杂志,随7月期《品 Prestige》与《Prestige》(英文杂志)免费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