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的吸引力,韩剧、韩星、泡菜、整形⋯⋯还有哪些?你会纯粹为艺术,特地到首尔一游吗?首尔有什么设计或艺术的东西可看?
Text | Photography真挚
2014年10月初,我第一次踏足首尔。
老实说,要不是因为公干,我根本不可能到韩国来。若干年前,曾经在韩国建筑承包公司工作九个月,公司每天提供免费午餐,我不爱吃。多少人爱死的泡菜,我一口都没尝过。
也不爱看韩国电视剧或电影,也不准备去整容或看整容女(同事阿扇在我去之前发短信,问我几时去韩国看整容女)……
韩国对我的吸引力,几乎是零。
由于公干之余有些时间,倒让我看到了韩国富有创意的一面。我说的是,一般新加坡人“去首尔的理由”中,较不可能出现的——设计与美术。
一到酒店,就见到柳知延Vicky Lyoo在大堂等我了。
Vicky曾经是韩国Elle杂志的时尚主编,也曾经随丈夫在新加坡居住了五年。目前,她在首尔有自己的公司,主要承办时尚活动,不久前还把韩国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带到新加坡,举办一个推介韩国设计师的活动。
喜欢设计和艺术的她,充当我的导游。这个地头蛇,会有好地方介绍吗?
东大门设计广场
第一站,来到东大门设计广场(Dongdaemun Design Plaza)。
看似宇宙飞船的建筑,第一眼就让我对着Vicky说:哗!
东大门设计广场,由伊拉克出生的世界级建筑大师Zaha Hadid设计。呈流线型的建筑,内部和外部没有任何折角或直线, 梯级台阶也呈现流畅曲线。
今年三月才开幕。庆祝开馆,2014首尔时装周就在这里举行。东大门设计广场占地约63,000平方米,总面积约87,000千平方米,分地下三层、地上四层;内部有艺术厅、文化中心、设计实验室、设计市集;可办大型会议、演唱会、展览、时装秀、各种演出及首映礼等。
作为时尚业者,Vicky已经在这里出席过几个品牌活动。后来发现,我这次为公干而来的精表品牌活动,也在这里举行。
这真是来首尔必到的地方。即使不看展览,身在这里,就有“投入设计”之感。广场对面,是首尔成服批发中心。
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馆
韩国的国立现代美术馆(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Contemporary Art, MMCA),位于三清路(Samcheong Ro)。
我和Vicky从东大门乘德士到一个猫头鹰博物馆去,再从那里漫步约20分钟,来到美术馆。
猫头鹰博物馆是个私办博物馆,收藏猫头鹰造型的美术品和工艺品。网上得知这个地方,觉得新奇。
小时候住在马来西亚,老家附近有个荒废的塔式垃圾焚化炉。有一次,一个人在那里玩,开了焚化炉的门,看到两只大大的眼睛,吓得我魂都飞了。也许那一次跟猫头鹰碰面,有了某种情意结,所以去看了看猫头鹰博物馆。
小朋友会觉得有趣的地方。
从猫头鹰博物馆到国立现代美术馆那段路,周围都是两三层楼民房和巷弄,路两旁的店屋,外观设计、店内装潢、所卖东西都很有艺术味道。若真要做比喻,可以说类似新加坡阿拉伯街再放大好多倍。虽是游客区,很多人应该会喜欢这里的艺术村氛围。
这一带,有很多画廊。看到一家的屋顶上,立了人像雕塑。
国立现代美术馆,在首尔五大宫之正宫后院对面(正宫叫景福宫,Gyeongbokgung)。若从景福宫来,过一条马路,就从古老韩国建筑艺术,投入到当代视觉艺术世界中。
这个首尔分馆现址,2014年11月才开幕,主建筑由旧陆军医院改建而成,外墙红砖显得古朴。
从大门外,就看到许多有如出土蘑菇的云状气球。这是美术馆与纽约现代美术馆联办的“2014青年建筑家计划”当选作品《神仙游乐》,由权庆民、朴天康、崔将元三人组成的“门地枋”组合创作。组合从韩国传说故事获得灵感,希望给人带来神仙般舒适轻快的休憩空间。
不好意思,从远处看第一眼,我以为云状气球是精虫。
艺术嘛,应该任由观者诠释,创作者应该不会怪我吧?
有几个展览正在进行。《矩阵:数学棗纯粹的憧憬与深渊》展示法国、德国、韩国等地艺术家的作品。Vicky站在比电影院银幕还大的画作《Saturation with Large Curve》(“大曲线饱和”,法国艺术家Bernar Venet的作品)前,看着画上的复杂数学符号,让我拍了张照。那幅画,让数学不是太好的我,似乎看到数学的视觉美。
另一个展览室的天花板上,悬挂了高五米的艺术品,名为《Opertus Lunula Umbra》(月之阴影)。这个巨大机器生命体,会发光,还可以慢慢运动,是崔友岚(U-Ram Choe)的装置艺术。作品有数十双巨大的翅膀。管它是艺术或机器,就觉得很有美感,很壮观。
李昢(Lee Bul)的《Aubade III》(清晨之歌III),在一个15米高的展览空间内展出。作品是个飞艇般机器,隔一段时间喷出白色气体,充盈着展览空间;飞艇还会如被撞击一般,落下巨大碎片,在虚空漂浮。
根据介绍,作品探索生与死、丑和美、世俗和神圣、实际存在和理想的不断交叉。
我没有想得那么深。我看到的是,艺术很好玩。带小朋友来,即使不爱艺术,也会因此希望当个科学家吧?
这个国立现代美术馆,我想,即使放在纽约也完全不输人。
三星美术馆
下一站,到三星美术馆(Leeum, Samsung Musuem of Art)。Vicky说,这是一个融合韩国过去、现代和未来的文化艺术展场。
德士把我们载到一个小山丘。一下车,就看到美术馆外边伫立的几个大型现代雕塑。也许刚才都只是走马看花,没有感觉“美术馆疲劳感”来袭。首尔有“亚洲设计之都”称号,不无道理,可以看的东西太多了。
三星美术馆,跟韩国的三星(Samsung)企业集团有关(你家里应该有三星的电器或电子产品吧),展品是三星创始人李秉哲的艺术收藏。美术馆的英文名Leeum,是李会长的姓(Lee)和博物馆(museum)的合成词。
这个世界级的韩国最大私立美术馆,三座建筑组成,分别由三名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设计。
瑞士建筑师Mario Botta,从传统韩国陶瓷吸取灵感,设计“展示韩国古代和传统艺术作品”的馆1。法国当代著名建筑师Jean Nouvel,以铁和玻璃等建材,打造馆2,一个现代艺术的常设展馆。第三座:三星儿童教育文化中心,由荷兰建筑师Rem Koolhaas操刀,具有未来感。
三座建筑物,本身就是艺术。三种艺术感的建筑,融洽结合成一种现代和传统兼并的美感。
先去馆1。搭电梯到四楼,再沿着楼梯一层一层参观。国宝级的传统艺术品,把我带入韩国历史。由于韩国和中国自古就有文化上的交流,见到的青器白瓷、器皿、珠宝、菩萨雕像、青铜器、画作、书法等,处处可见中国文化痕迹。
馆内不允许拍照。印象最深的,是楼梯所环绕的天井,一般空间内悬挂的大型现代艺术品,由一个串联着不同形状和色彩的塑料容器组成,从天(圆顶天窗)而降,一直延伸到底层。
当时看了,觉得好像挂满了法器。后来看到这个Choi Jeong-Hwa的作品名为《Alchemy》(炼金术),不觉有点沾沾自喜:啊,跟我想的差不多吧?
Beyond and Between(交感),是美术馆当时庆祝十周年举办的特别展览,《炼金术》是展品之一。其他展品在馆2展出。馆2展出现代与当代艺术品,大多出自韩国本土艺术家。
酒店有雕塑公园
踏出三星美术馆,和Vicky的五六个小时的“艺术之旅”,来到了尾声。但我个人的韩国艺术之旅,还没有结束。
我下榻的酒店:首尔新罗酒店(The Shilla Seoul),被誉为艺术酒店,拥有韩国第一个户外雕塑公园。
酒店内,还展示许多艺术品。每次站在酒店大堂,仰望天花板,看到用尼龙线和数千颗通透丙烯酸珠子串联成的长形饰物,就是一件艺术品。
这个有如“钻石吊灯”的巨大作品,由Bahk Seon Ghi创作,名为《An Aggregation》。
在首尔最后一天,我起个大早,到酒店的雕塑公园走一趟。原先听说酒店有自己的雕塑公园时,感到新奇,觉得应该只有几个雕塑,却想不到竟然有大约60个雕塑散布公园各处,全部由韩国艺术家打造 。
跟你说新罗酒店也隶属三星集团,你应该不觉得意外吧?必须声明,这个首尔行与宿,跟三星集团完全没有关系,纯属巧合。
在首尔三天,用过一些当地美食,韩国饮食还是不能打动我的味蕾。但是,我却已经有了再来韩国的理由:
为了这里的艺术和设计。
我开始计划……就像多年前到纽约一样,每天只要去一家美术馆,悠闲地欣赏,慢慢地感受。
其余时间,我要在首尔街上漫步,呼吸随处可见的艺术美。
所有照片以Leica T with Super-Vario-Elmar-T 11-23mm f/3.5-4.5 ASPH拍摄
原文刊登于《品 Prestige》2014年1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