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延伸出打招呼新方式,谁也不想握手了吧?

Text CYNTHIA NG

Image ABI BAURER (UNSPLASH)

最近比较关注香港的新闻,电台节目主持人提及香港准特首李家超(此文出街,他应该已上任)在和其他人打招呼时,用手臂或拳头与对方触碰,似乎不太合适当下疫情防控所需。毕竟手臂碰手臂、拳头碰拳头,过后这两个身体部位说不定会不知觉触及嘴啊鼻啊,这还是和一般握手一样,有传播病毒的可能。

节目主持人连续几天苦口婆心在大气电波中不断呼吁,希望李家超或其团队可以听见,纠正一下打招呼的方式;尤其是作为特区首长,该做好榜样。既然坚持要用手打招呼,选择“手肘碰手肘”比较卫生吧?

伸不伸手

很明显,疫情蔓延的日子里,大家都已经习惯不伸出手来握手,而是用肢体语言敞开心扉,如挥手、微笑、温暖的用语。而这个充满了街头亲切感,用手肘碰手肘,更是近期很多场合上会看见的打招呼方式。甚至在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这个碰肘礼已经成为标准,也算是疫情下延伸出来的新常态生活方式之一。

当然,疫情延续已有两年多,我上一次和别人握手,大概就在疫情前。

一年多前有机会去面试,到了最后一关,和公司总裁见面。一见面,他先是用消毒搓手液清洗双手,然后问了我一句:你大概也不想握手吧?

我对着他微笑,很直接地说:是的。

当然,这不过只是生活里的一段小插曲罢了。

礼不礼貌

现在不握手,不再是没礼貌,而更多的是保护别人,保护自己。这一点,我相信在新冠病毒疫情之前,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变化。毕竟,我们通常会从握手,(尤其是)和第一次见面的人感受到最初的印象。

现在没有了这个接触,倒是让我想起了,在握手的时候,其实我特别不喜欢有些人握手的力度,尤其是力度轻如羽毛的那一类,深怕握手时碰到对方的手,心里的秘密就会一览无遗。

这个点,恕我有个人偏见了,不禁会在心理上先入为主,会觉得这人的真诚度,甚至观点和价值,大概率和自己大不相同。

现在用手肘碰手肘打招呼,可能没有那么能直接感受到握手的力量,在中国,不能握手没关系,在很多正式场合,大家选择互相作揖,用这样一种新的仪式感取代见面不能握手的尴尬,既不失了礼,又表了情。

我个人很少有机会用手肘碰手肘和别人打招呼,见面时,已习惯不再伸手,而是微笑点头说“你好”。

这个意义,更有意思。

你好!

作者:Cynthia Ng,马来西亚版《品》前主编,目前在上海定居。

原文刊登于2022年6月《品》

 

包真挚

Deputy Editor

曾经当过电视编导/记者。喜欢旅游,喜欢看书,旅游时喜欢逛书店。有时候会附庸风雅,进入一些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念书时,经常跑书店翻杂志,不曾想过到杂志社工作,结果来了《品》。高兴这里认识你。


订阅邮件以掌握最新趋势与资讯
Get the latest luxury and lifestyle new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I agree to the Privacy Policy

Never miss an update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get the latest updates.

No Thanks
You’re all set

Thank you for your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