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PAPA,他原来的名字不叫PAPA,而是BABA。PAPA的故事,从他的名字说起……
TEXT 佳静

PAPA出生时,报生纸上并没有中文名,只写着Baba 3。PAPA是家里排行第三的儿子,Baba( 峇峇娘惹,马来语,是指15世纪初期到17世纪之间开始定居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的中国明清移民和当地原住民通婚的混血后裔。男的称峇峇、女的称娘惹Nyonya。我的阿嬷是来自沙劳越的娘惹。)所以,PAPA常爱开玩笑说,他是芝麻开门的阿‘李’峇峇与四十个大盗(Ali Baba),因为PAPA姓李。
PAPA说,“小时候在麻坡中华基督小学幼稚园上课,车牧师的女儿是他的老师。阿公后来才给我中文名‘李文典’。升上中华基督小学时,校长罗天民觉得‘李文典’这个名字不那么理想,并帮我改名为‘李文展’。我读了八册,日本来了!”
八册?
“当时的制度,一年读两册,读八册就是读四年的小学。日本来了,全停学,大家都逃难,无法上学。三年八个月日本投降后,学校复课,但是,我却没机会重返学校,因为必须工作,帮助家里。
当时,大哥继续念书,二哥在中国念书,一直回不来马来西亚。不像你的三舅,他先到了英国,才从英国去中国念书。所以,他在清华大念建筑学毕业后,可以回到马来西亚。
后来,我托蛮有社会地位的三姐夫帮忙,才把二哥弄到香港,在香港教书直到退休,都回不来马来西亚。
二哥单身,一个人住在香港,我去探望他几次。二哥吃太多罐头食物,后来生病了,打电话给他的医生学生。学生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三姐给二哥钱医病,但是太迟了。不久后,我把二哥的遗体带回马来西亚安葬在教会的墓园……”
二伯终于回家了。记得在二伯的出殡礼拜,我第一次看见PAPA哭了。 另一次,看见PAPA哭,就在MAMA回天家后。PAPA很伤心但是他一直没流泪。我从新加坡赶回家的次日早上,他跟我说,MAMA走了,弟弟还没回家,说着,就哭了……PAPA知道MAMA常常想念在台湾的弟弟。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PAPA虽然没机会受更多的教育,但他却不苦毒。PAPA常自修,学过许多乐器,口琴、在铜乐队吹Base,在圣歌团唱男低音,很厉害将五线谱翻写为简谱……最近,PAPA还跟我说,他曾经是合唱团的指挥!
“哈哈,当年乱乱指的啦。”
最近,PAPA的记忆渐渐衰退。有时侯会问我某某在哪儿?
“他过世了快二十年了,当年是你帮他的家人埋葬他的……”
那天,我跟PAPA说,我要到日本出差,你要我带什么给你。
他很认真地对我说,“你可以去帮我去找一个朋友?”
PAPA什么时候交了日本有朋友?我很好奇。
“就是那位曾经在麻坡住过,帮助过我的日本医生。”
PAPA,1940年代住过麻坡的日本医生,现在还活着?
“噢,应该不在了。”
经历了日本战争的PAPA,并没有憎恨日本人。当年帮他的腿去脓的那位日本医生,依然是他的朋友。
这就是我的PAPA,他今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