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5.29 ~ 6.4:展览开幕,看窗外的风景,最重要的是:别忘了吃好!
草间弥生的展览本周五在国家美术馆开幕,上上周走过时发现她的标志性作品——圆点气球已经挂了起来。再简单不过的形状,在草间弥生手里,变成全世界最著名的艺术作品。
圆点女王也是位怪婆婆和精神病患者。想起总编佳静评论伍迪艾伦:”为什么这些(创意)人这么病态?还是因为他们病态,所以才创作出这么与众不同的作品?“
我总觉得自己不够有创意,是因为我还不够奇怪吗?可是我相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晓雯)
很多时候,我们的视野被一个小小的窗口给框住了。其实,外面的世界,海阔天空!
右图是窗外的风景#Cape Leeuwin Lighthouse(佳静)
想念古早味。
周末,伦敦发生恐怖袭击,货车在伦敦大桥冲撞行人,司机还挥刀乱砍酿惨祸,无辜生命受威胁。世界真的很危险。
每天上班,都会在地铁站里看到一个提醒国人时刻保持警觉的海报,标语大概是这样:NOT IF BUT WHEN。上周新闻报道,内政部发表恐怖主义威胁评估报告,说新加坡仍是恐怖袭击的目标之一、近年面临的恐怖威胁达高水平。我们真的很危险。
记得吗?20年前搭飞机,没有那么多安检。那个时候,我们对人性人心有很大的信任,不像现在存有这么多猜疑。如果未来建立在现在,而过去是现在的基础,那这个结构里面,可以有多一点的古早味吗?那个我们俗称“甘榜精神”,包含善意和信任,有创造力而非破坏力的,古早味。(秋雁)
(楼上的秋雁,这个可是实实在在的福州“古早味”!)
朋友给我发来了照片,说在吃福州蚝饼和咸煎饼。
很多人看了,应该马上知道这是麦士威小贩中心的“名食”。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那儿附近工作,人家常说那里有什么美食有多少美食,最常吃的还是福州蚝饼。吃两个,代替一顿正餐;吃一个,治馋嘴。
全新加坡卖福州蚝饼的地方,少之又少,似乎只在另外两个地方吃过。完全不能跟这一摊的比!
本身在家里跟父母说福州话,对这个福州传统风味小吃除了觉得特好吃,仿佛还有情感上的连系——虽然家人亲戚中没有人会做。写着写着,又想吃了……(真挚)
过去有好几年的端午节,我都会特地打听哪个朋友家里有包粽子,我过去帮忙。从小喜欢热闹、喜欢过节,但因为我们家人超少(一家才三口),所以自从外婆去世后,节日气氛非常平淡。
对于粽子,我最爱吃娘惹粽,但至今还不知道怎么做;外头好吃的娘惹粽也越来越少。我无法像一些人一口气吃好几顆粽子,反而相信“少食滋味多”。毕竟糯米不好消化。但我更喜欢动手包粽子。过去两年,我尝试用非常“懒人方式”过端午,用电饭锅煮“加味”糯米饭代替粽子。
今年在市场看见一批新到货的荷叶,被它的香气吸引,决定买几张回家。我们广东人喜欢豪迈的裹蒸粽,于是我今年试着把糯米饭包在荷叶里蒸。超香的!但初次尝试还是免不了碰一鼻子灰。味道不错,但我有够豪迈地包了很大一包,米粒未熟透。结果又煮又蒸的,最后熟了却也糊了。但过节嘛,没关系,气氛比较重要。
可惜外婆走的早,她那无敌的顺德佳肴我还来不及学。但庆幸有很多以前的味道,似乎还记着。至于失败了的荷叶饭,再接再厉就好;至少味道抓到了。谢谢我家的男人捧场吃了不少“刚熟”的,以及一些糊掉的荷叶饭。
P.S.有没有人可以教我做正宗的传统娘惹粽?我很愿意学!(李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