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7.17~7.23:从北京到新加坡,再从新加坡到巴黎,此刻你身在哪里?心里想的又是何方?
#在雨中 #大雨就要开始不停地下 #你能体谅我有雨天 #请放晴别下雨别现在闹脾气
上周北京出差遇上下雨天。在棚里拍下窗外这张照片。第一联想:职业不分贵贱。第二联想:一堆关于雨天的歌曲。上面几句#歌词,你认得那一首?#你是70后80后还是90后(秋雁)
假装自己是游客系列之Jalan Besar:来到合益机器厂房,才发现原来这一区有很多汽车、轮船配件店,许多零件都是全手工制作,大多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可惜后继无人,等老一辈退休,这些店铺恐怕就销声匿迹了。为了记录这一段历史,工业设计师蔡汶霓、珠宝设计师Yuki Mitsuyasu、艺术家辛晓昶走访六位工匠师傅,把他们的经历集结成书《The Machinist》,还把汽车零件做成首饰和象棋等。
新加坡的有趣之处,要自己去发现。(晓雯)
喜欢吃Laksa,经常想吃这家用炭火煮的Laksa,那天终于去了。上一次吃已经是好多年,那次因为做电视节目、找新加坡好吃的Laksa,爱上他们家的Laksa。之后经常思念这个味道,总没有时间再去。后来摊位搬了,搬到距离不过一百多米的现址,但因为不知道确切地址,以为找不到了。一次碰巧在那儿附近,上网查了一下,再问了几个人,找到了,却过了营业时间。终于再吃,没有失望,还是一样合我口味,不过浓的Laksa汤汁,简单的配料,$3一碗的分量吃了还想多叫一碗,但多叫一碗 太多,就此打住。隔天又想吃了。(真挚)
爸爸的童年在这里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爷爷奶奶从中国来到新加坡,在牛车水的养正小学任教,大伯、二伯、爸爸和姑姑,全都在这里读书、住校。如今人事已非,学校在很多年前变成了私人公寓。庆幸发展商保存了当年学校的外墙。那天晚上在这带拍拖无意中经过,想起小时候爸爸几乎每个不出差的周末,都会带我到安详山(Ann Siang Hill)上一家超美味的益生广东面家吃干捞面、水饺汤和冷豆花,然后再到老旧不堪的学校旧址走走。那些让我足以沦为“饕痴”的佳肴啊,怎么有那么多就后继无人了呢?美丽的古迹啊,千万别说拆就拆,好吗?(李嫥)

那天,回到麻坡医院探望病重的PAPA,他从熟睡中睁开了眼睛,笑笑地看了看我,然后对我说:我刚从菲律宾旅行回来, 那里的教堂好美!
今天,在医院陪PAPA,他睁开眼睛时,又对我说,我刚去了巴黎、伦敦旅行,巴黎铁塔真是漂亮!
这些城市都是多年前PAPA和MAMA一起去过的地方。
PAPA已经两年不能出门了,现在又卧病在床,要用轮椅推他到医院楼下走走,都非常挑战……身体衰退,行动不方便,但是,却不能阻止PAPA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而我们,还很健壮,却是否常常局限自己的视野?即使到了异乡,也把自己的视线局限在小小的框框里?(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