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囍
好事不嫌多,幸福谁不要?害喜也是喜,眉开眼又笑。古今来话喜,开心是盼祈。
TEXT 越也
“做人呢,最重要是开心。”
港剧里,经常有角色这样开导他郁闷的朋友。
其实“开心”不仅仅是现代人的生活追求,古代人更加热爱各类的狂欢和欣喜,普天同庆,喜悦的情绪,甚至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原始社会,萨满巫师辅佐部落酋长施行管理。除了要带着大家排洪、播种收割忙忙碌碌,最要紧是想办法让大家开心。于是想到搞祭祀,酋长找来牺牲,大鱼大肉还得有酒。祭师规划出活动的形式和步骤,弄些含大麻成分的植物烧个烟雾缭绕,于是大家都晕晕乎乎地喜不自禁。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天、地、祖先的祀,增进了团结和部落凝聚力,确实很重要。但不能忽视的是,祭祀还有一项重任:让大家开心。
古罗马的角斗仪式,据说最早也是来自对先祖的祭祀,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罗马帝国的全民娱乐项目。帝国的皇帝们,为了取悦民众,赢得他们的喜爱和支持,会支出重金,建设大型角斗场,定期举行盛大的比赛来讨好民众。
中国古代节庆之时,也是普天同乐的节奏。国家大赦,全国放假,所有人放下工作,家庭团聚、族群集会……
古今中外,对于人们的快乐和喜悦,不同的只是主题或项目,相同的是庆典与狂欢。标准配置则是:在愉悦胃口的同时,也要满足心灵对欢乐的需求。
早期历史说明,能做部落酋长的,应该是能带领大伙找到幸福的那位。但凡能带领着人们在尘世中获得幸福的人,一般也能得到大伙的拥戴。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点也不复杂,可就这么简单的道理,未必人人能明白。不明白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糊涂,另一类是装糊涂。
真糊涂的人,通常相信有个最美好和幸福的未来,在前方等着大家。通往幸福的路上,所有人不仅不能怀疑方向,还要为了未来的快乐而忍受当下的痛苦。于是渐渐变成了——大伙一起走在“通往奴役之路”上。
装糊涂的人就不同,他们知道幸福快乐是好的,但是不愿意和民众分享那份带来幸福的资源。
无论如何,没有喜悦的社会,一定难以持久。追求快乐幸福,类似信仰,人类天生具有这本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喜悦,也是来之不易,值得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