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心中还存有这个疑问,去找找默默耕耘的Katalin Kariko的故事来读一读。
TEXT BJ周
PHOTO Bekky Bekks/Unsplash
谁也没料到,2019年12月爆发了冠状病毒疫情,蔓延至今来势汹汹,还不断出现变异。
堪称廿一世纪大瘟疫的新冠病毒,不仅威胁生命,改变人们的生活,更让人们惊觉一个看不见的核糖核酸分子(RNA),就能把整个世界搞得天翻地覆。
有人开玩笑说:打仗还能投降,病毒没得商量。
但是,人类及时研发出疫苗对抗病毒,延缓疫情恶化扩大,要归功于一位女科学家KatalinKariko卡塔琳。这个名字你不能不知道,因为她是你我的救命恩人,也很可能是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学会这一点
美国《纽约时报》报导了卡塔琳的故事,我才知道这位出生在中欧小镇的肉铺女儿,一生专攻生化mRNA技术。这项冷门研究,使她三十多年来像个孤儿,从一个实验室换到另一个实验室,要靠伯乐收留,最后还差点无处可去。
幸好,德国医药公司BioNTech (BNT)慧眼相中卡塔琳的研究价值,延聘她到公司继续工作,才能在2020年以九个月时间,量产病毒疫苗进行全面施打,才没有像中世纪爆发的黑死病让人束手无措……
当时有人质疑疫苗怎可能那么快就开发出来?也有人质疑疫苗的效力,以致到了今天仍有许多人拒绝施打疫苗。可是他们都没有看到,这个最先推出的辉瑞(Pfizer-BioNTech)疫苗的背后,是卡塔琳毕生磨一剑的成绩。
不知不觉,我的脑海浮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谚语。从前老师在课堂讲解,常用李白当例子;但如果我是老师,今天我会改用卡塔琳为例,告诉学生:
立志当什么都好,即便是当科学家,都要有潦倒的心理准备。因为人生并不如意,现实更常让人跌倒,孤独的时候要学会和自己相处,心态很重要。
看见三件事
卡塔琳在最低潮时,罹患了癌症。当在研究的路上走得坎坷艰辛,甚至遭遇冷眼嘲笑的对待时,她仍坚持信念,从不退缩放弃希望。她说:“谁在乎那些?坐冷板凳又如何?”
是啊!当初那些不看好她的研究,以为新冠疫苗是政治领导人在打高尔夫球时就能研发出来的人,完全忘记他们曾经给卡塔琳吃了无数闭门羹。
卡塔琳的故事让我看到三件事。
一是一个人的自信。可以低眉冷对世俗风雨,可以淡定埋首孜孜不辍,就是要走自己的路!而且一条路走到底,因为她相信她的选择是对的,并会有助于人类。
二是要有证明“自己是对的”勇气和时机。看看这个世道,拥有资源的人近利,若非疫情爆发,得不到挹注的卡塔琳很可能一生遭到埋没。但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就是秉持勇气面对挑战,默默勇往直前,等待时机证明。
三是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卡塔琳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她有种种借口做不了这个、做不了那个,但是她都做了,还做得很好,简直是新世代的女性楷模,足以教育鼓励女性“有为者亦若是”。
努力获得成功,梦想得以实现,卡塔琳只开了一盒巧克力慰劳自己,又继续投入工作。
我认为卡塔琳的心路历程,还有许多没有讲出来的波折磨难。而我只能想到“任人言滔滔,尘世喧嚣,我自风华向天笑”,来形容她告诉我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