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睡得好,睡得够吗?睡前不要用手机、不要太兴奋,早上不要贪睡一直启动延时按钮(snooze)……这些关于睡眠的坏习惯,你是否明知故犯?3月18日是World Sleep Day世界睡眠日,从日常作息的小习惯着手,改善睡眠。
TEXT KL
IMAGES Fitbit
睡眠是一种本能,闭目躺平最自然不过,很多人却就是辗转反侧无法安眠。新加坡是世界上睡眠最少的国家之一,长期面对睡眠不足的问题。
每年春分节气前的星期五是世界睡眠日(今年是3月18日),我们请Fitbit睡眠研究科学家Dr. Conor Heneghan分享睡眠的奥秘。
复习一下
关于睡眠你也许不知道,又或是知道却明知故犯的事项:
1. 拥有好睡眠对健康非常重要。充足的优质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能力、预防体重增加、强化心脏、保持好心情、提高生产力、提高运动能力,甚至是提高记忆力。
2. 专家建议每晚睡觉7至8小时,但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成年人没有达标。
3. 白天的活动会影响夜间的睡眠。最显著的习惯包括喝咖啡、饮酒。
4. 其他影响睡眠品质的活动包括:接近睡眠时间还开着大灯(影响天然褪黑素)、深夜还处在活跃兴奋的心理状态,如手机上看到坏消息、睡前赶工作。睡前进行一些安神活动,如阅读、冥想、填字游戏,可以协助身体为睡眠做好准备。
谨防误解
四个睡眠的常见误区,你犯错了吗?
1. 睡得越多越好?
周末令人很贪睡,但基本上,人体比较适合有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尽量不要让每一天的作息有太大的偏差。此外,很多人喜欢设定多个起床闹钟,以为闹钟响后再多睡几分钟能够补眠,其实这么做会干扰你的睡眠周期。多睡几分钟并不会带来更多益处。
2. 喝了酒更好睡?
很多人喜欢在晚上喝酒,其实临睡前喝酒对睡眠有负面影响。虽然饮酒后很快入睡,但睡眠中会干扰你的快速动眼期(REM)。在此睡眠阶段中,眼球会快速移动,同时身体肌肉放松,也就是睡眠中深沉入梦的修复性阶段。快速动眼期若是被干扰,第二天就会觉得很疲倦。饮酒也会让你更口渴,半夜更常起身上厕所。
3. 运动对睡眠有帮助?
定期运动确实对睡眠有益,但请避免在睡前激烈运动,尤其入睡前的最少一小时。白天多运动,有助于晚上享有更好的睡眠品质,减少焦虑。
4. 吃饱饱才睡?
有些人担心肚子饿睡不着,但是靠近睡眠时间吃东西,会影响睡眠状态,打乱昼夜生理时钟。
基本上,均衡饮食对整体健康有益,包括睡眠。但与此同时,睡眠不足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胃口和体重,影响调节食欲的荷尔蒙,使你更趋向于摄取高热量食物。

专家建议
1. 保持固定作息时间
拥有固定睡眠时间很重要。同样的时间入睡、起身,能够享受更有效的睡眠。建议大家在一星期当中的每一天都保持同样的作息时间。一个显著的差异性称为“社交时差”(social jet lag),也就是平时和周末的睡眠时间相差很远,对睡眠习惯会有很大的影响。
2. 避免在睡前饮酒
酒精能让人更快入睡,但是睡得并不好。整体效果是负面的。所以,入睡前最好避免饮酒。
3. 睡前松弛
大家都知道睡前应该避免面对屏幕。除此之外,睡前的一小时,也建议为自己设定一个松弛习惯,把灯光调暗,避免刺激性活动。灯光会刺激人体保持清醒,睡前一小时调暗灯光,可调整心理的兴奋状态。人体需要在暗淡的环境中松弛,除了灯光也包括把其他发光电器关掉,把卧室转为“安睡区域”。
4. 检查温度
低温更适合睡眠。建议检查卧室温度,把室温调低一些或使用风扇促进空气循环,提升睡眠品质。
5. 检查进度
使用类似Fitbit的应用程序和设备,协助你了解自己的睡眠品质,找出需要改善的地方。Fitbit的24/7全天候记录让你追踪自己的睡眠习惯,根据评分了解自己的表现,是很好的自我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