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界,最近掀起“智能之战”。有人认为,瑞士制表业在拉警报;也有乐观者觉得,这根本是场“无谓的恐慌”。这看来吊诡的问题,从哪个角度解读才最智能?
TEXT CAESAR SHIH

自Apple Watch今年四月上市以来,挟带着Apple品牌强大的影响力,让整个瑞士制表产业无不严阵以待。在今年的Baselworld现场,“你们怎么看待这波Apple Watch的风潮?”是各家品牌公关询问度破表的火山级问题。回过头来,已有不少厂家都宣布或实际推出Smart Watch(智能腕表),但在介绍表款前,让我们重新检视Apple Watch的概念,再比对瑞士制表的Smart Watch,或才有脉络可循。第一,它在外型上提供多元化的选择,自我健康管理更是一大特色,再来它预设了股票、天气、闹钟等原本iPhone智能手机内建功能,并可简易接收邮件、电话;第三,Apple Watch并具Apple Pay功能,可用来在网购时付款转账。到此为止,让我们暂将Smart Watch定义为:手腕上的穿戴装置,并提供便利的生活应用。那么,瑞士人又是怎么出招的?

节选自《品Prestige》2015年7月号